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
背景技术:2.锅具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由于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粘锅,有一些炒锅添加了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等使得食物不会粘锅,随着人们对锅具需求的不断提高,渐渐出现了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功能的多功能锅具。
3.在现今的多功能锅具中炒菜在下层蒸煮在炒菜层的下端,使用者在蒸煮食物时在进行炒菜就十分的不便十分影响锅具的使用和菜品的制作,所以急需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旋转结构解决了炒菜在下层蒸煮在炒菜层的下端的问题。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还包括蒸煮层、炒菜层、加热装置、旋转门、锅盖;蒸煮层旋转设置在壳体的下端;炒菜层固定设置在壳体的顶端;加热装置为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蒸煮层和炒菜层的底端;旋转门旋转设置在壳体中;锅盖反转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蒸煮层还包括煮锅和蒸笼,煮锅旋转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蒸笼旋转设置在煮锅的顶端。
7.优选的,壳体包括第一旋转柱;蒸锅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把手;蒸笼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把手;第一旋转柱固定设置在壳体内且与煮锅蒸笼旋转连接;第一转动轴固定设置在煮锅上且套设在第一旋转柱上;第一把手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二转动轴固定设置在再蒸笼上且与第一旋转柱旋转连接;第二把手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
8.优选的,炒菜层包括内胆和提手;内胆可移动设置在炒菜层的顶端;提手固定设置在内胆顶部的两侧。
9.优选的,加热管固定设置在蒸煮层和炒菜层的底端。
10.优选的,排气口设置在壳体扇。
11.优选的,锅盖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柱且第二旋转柱与壳体转动连接。
12.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壳体、蒸煮层、炒菜层、加热装置、旋转门、锅盖、煮锅和蒸笼的配合用于执行在同一锅具内同时进行蒸煮和炒制的步骤,实现了在同一锅具内同时进行蒸煮和炒制的目的,解决了在同一锅具内同时进行蒸煮和炒制的技术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第一旋转柱、第一转动轴、第一把手、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把手的配合用于执行煮锅和蒸笼旋转的步骤,实
现了煮锅和蒸笼旋转的目的,解决了煮锅和蒸笼旋转的技术问题。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内胆和提手与执行炒菜层炒制的菜品取出的步骤,实现了炒菜层炒制的菜品取出的目的,解决了烧菜层不易取出的技术问题。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加热管用于执行加热装置工作的步骤,实现了加热装置工作的目的,解决了加热装置工作的技术问题。
17.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排气孔用于执行排出蒸汽的步骤,实现了蒸汽层中的蒸汽排出的目的,解决了蒸汽层排出蒸汽的技术问题。
18.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第二旋转柱用于执行锅盖开合的步骤,实现了锅盖开合的目的,解决了锅盖开合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的正视图;
20.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21.图3是实施例的图2的剖视图;
22.图4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3.图5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实施例的蒸笼和煮锅机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为:
26.1-壳体;1a-第一旋转柱;1b-排气口;
27.2-蒸煮层;2a-煮锅;2a1-第一转动轴;2a2-第一把手;2b-蒸笼;2b1-第二转动轴;2b2-第二把手;
28.3-炒菜层;3a-内胆;3a1-提手;
29.4-加热装置;4a-加热管;
30.5-旋转门;
31.6-锅盖;6a-第二旋转柱。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如图1-6所示:
34.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1,还包括蒸煮层2、炒菜层3、加热装置4、旋转门5、锅盖6;蒸煮层2旋转设置在壳体1的下端;炒菜层3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加热装置4为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蒸煮层2和炒菜层3的底端;旋转门5旋转设置在壳体1中;锅盖6反转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蒸煮层2还包括煮锅2a和蒸笼2b,煮锅2a旋转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蒸笼2b旋转设置在煮锅2a的顶端。
3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当锅具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锅具进行电性连接,锅具电性连接后将旋转门5旋转打开,旋转门5打开后将煮锅2a旋转至壳体1的外部向煮锅2a内
注入水源,注入水源到合适的深度后在将煮锅2a旋转至锅具的内部,然后在将蒸笼2b旋转至壳体1的外部将需要蒸制的食品放入到蒸笼2b内,然后在将蒸笼2b旋转至壳体1的内部,然后在炒菜层3内炒制菜品,在炒制菜品时需要开合锅盖6可手动开合锅盖6可以辅助锅具更好的炒制菜品,使锅具在蒸煮的同时还能炒制菜品达到了在一个锅具内蒸煮的同时还能便捷的炒制菜品,达到了锅具蒸炒一体的目的,从而解决在蒸煮的同时无法便捷的炒制菜品的目的。
36.进一步的,为了解决蒸锅和蒸笼2b旋转的问题,如图1-6所示:
37.壳体1包括第一旋转柱1a;蒸锅包括第一转动轴2a1和第一把手2a2;蒸笼2b包括第二转动轴2b1和第二把手2b2;第一旋转柱1a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煮锅2a蒸笼2b旋转连接;第一转动轴2a1固定设置在煮锅2a上且套设在第一旋转柱1a上;第一把手2a2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2a1上;第二转动轴2b1固定设置在再蒸笼2b上且与第一旋转柱1a旋转连接;第二把手2b2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轴2b1上。
3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当使用人员需要使用煮锅2a时先将旋转门5打开,旋转门5打开后先使用人员握住第一把手2a2,手动旋转第一把手2a2使第一把手2a2围绕第一旋转柱1a转动,第一转动轴2a1的转动使蒸锅围绕第一旋转柱1a转动,当蒸锅旋转至壳体1外部后将需要烹饪的食物放进蒸锅内,然后使用人员在旋转第一把手2a2使蒸锅在围绕第一旋转柱1a旋转至壳体1的内部,当使用人员要使用蒸笼2b时首先手动旋转第二把手2b2使第二转动轴2b1围绕第一旋转柱1a转动,第二转动轴2b1的转动使蒸笼2b围绕第一旋转柱1a转动至壳体1的外部,然后将需要蒸制的食品放进蒸笼2b内,然后在手动旋转第二把手2b2使蒸笼2b围绕第一旋转柱1a旋转至壳体1内部,然后在将旋转门5关闭即达到了煮锅2a和蒸笼2b旋转的目的,从而解决了蒸锅和蒸笼2b旋转的问题。
39.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炒菜层3炒制的菜品不易取出的问题,如图2、4所示:
40.炒菜层3包括内胆3a和提手3a1;内胆3a可移动设置在炒菜层3的顶端;提手3a1固定设置在内胆3a顶部的两侧。
4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炒菜时首先将内胆3a放置到炒菜层3的顶端当内胆3a防止到炒菜层3顶端后便在内胆3a中炒制菜品,当菜品烧制好后利用提手3a1在将内胆3a取出将菜品取出,即达到了便捷取菜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炒菜层3炒制的菜品不易取出的问题。
42.进一步的,为了解决加热装置4加热的问题,如图3、5所示:
43.加热管固定设置在蒸煮层2和炒菜层3的底端。
4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当煮锅2a、蒸笼2b和炒菜层3内放置好需要加工的菜肴后使用人员控制加热装置4中的加热管开始工作,加热管工作产生热量,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在壳体的传输下对菜肴进行加热,对菜肴的加热即达到了加热装置4工作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加热装置4加热的问题。
45.进一步的,为了解决蒸煮层2产生的蒸汽的问题,如图4所示:
46.排气口1b设置在壳体1扇。
4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当蒸煮层2开始工作后由于煮锅2a内的饮用水在加热管加热的作用下有液态转化为气体向上飘去如果蒸汽无法排除的话会对食物和锅具造成危害,壳体1上开设的排气口1b则是蒸汽排出锅具,即达到了排出蒸汽的目的,从而解决了蒸
煮层2产生的蒸汽的问题。
48.进一步的,为了解决锅盖6开合的问题,如图1-4所示:
49.锅盖6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柱6a且第二旋转柱6a与壳体1转动连接。
5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当炒菜层3炒制菜品时首先将手动打开锅盖6时锅盖6的第二旋转柱6a围绕壳体1上的旋转孔转动,第二旋转柱6a转动带动锅盖6围绕壳体1上的旋转孔转动使锅盖6呈打开状态,当需要关闭锅盖6时即手动旋转锅盖6使旋转柱围绕了壳体1的旋转空转动,即使锅盖6关闭,即达到了锅盖6开合的目的,从而解决了锅盖6开合的问题。
5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煮层(2)、炒菜层(3)、加热装置(4)、旋转门(5)、锅盖(6);蒸煮层(2)旋转设置在壳体(1)的下端;炒菜层(3)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加热装置(4)为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蒸煮层(2)和炒菜层(3)的底端;旋转门(5)旋转设置在壳体(1)中;锅盖(6)反转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蒸煮层(2)还包括煮锅(2a)和蒸笼(2b),煮锅(2a)旋转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蒸笼(2b)旋转设置在煮锅(2a)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第一旋转柱(1a);蒸锅包括第一转动轴(2a1)和第一把手(2a2);蒸笼(2b)包括第二转动轴(2b1)和第二把手(2b2);第一旋转柱(1a)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煮锅(2a)蒸笼(2b)旋转连接;第一转动轴(2a1)固定设置在煮锅(2a)上且套设在第一旋转柱(1a)上;第一把手(2a2)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2a1)上;第二转动轴(2b1)固定设置在再蒸笼(2b)上且与第一旋转柱(1a)旋转连接;第二把手(2b2)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轴(2b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炒菜层(3)包括内胆(3a)和提手(3a1);内胆(3a)可移动设置在炒菜层(3)的顶端;提手(3a1)固定设置在内胆(3a)顶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加热管固定设置在蒸煮层(2)和炒菜层(3)的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排气口(1b)设置在壳体(1)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锅盖(6)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柱(6a)且第二旋转柱(6a)与壳体(1)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包括壳体,还包括蒸煮层、炒菜层、加热装置、旋转门、锅盖;蒸煮层旋转设置在壳体的下端;炒菜层固定设置在壳体的顶端;加热装置为两组分别固定设置在蒸煮层和炒菜层的底端;旋转门旋转设置在壳体中;锅盖反转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蒸煮层还包括煮锅和蒸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炒二合一厨房多功能锅具,其通过设置壳体、蒸煮层、炒菜层、加热装置、旋转门、锅盖、煮锅和蒸笼的配合下用于执行在同一锅具内同时进行蒸煮和炒制更加便捷的步骤,实现了在同一锅具内同时进行蒸煮和炒制的目的,解决了在同一锅具内同时进行蒸煮和炒制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庆章 胡木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镇海威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