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3  10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平面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铣削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和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广泛用于制造业。目前,针对一般设备的平面加工可通过数控铣床加工实现,而对于大型设备的平面加工则需通过更大的设备加工实现,但大型设备的加工在企业生产中往往会遇到超出设备加工范围的情况,特别是大型结构件,如:箱体、钢架、刹车盘等平面、断面、搭子面的加工。同时,常规的加工方法除了涉及铣削外,还需采取打磨工序,这不仅对企业的加工能力是一种考验,也促使企业需要采购更多、更大的设备,而市面的数控铣床加工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因此,现在需要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平面铣削装置,从而避免大型设备在平面加工时出现的加工困难,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从而避免大型设备在平面加工时出现的加工困难,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的平面铣削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平面铣削装置,包括:铣磨机构,用于铣削大型机械设备上的工件;支撑机构,用于调整并固定所述铣磨机构的铣削角度和位置;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控制所述铣磨机构的铣削;其中,所述铣磨机构包括铣刀盘、铣刀轴、第一皮带轮、盖板及轴承;所述轴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铣刀轴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另一端上,可围绕一个预定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铣刀轴靠近所述轴承的一端,用于驱使所述铣刀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铣刀盘套设在所述铣刀轴远离所述轴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铣刀轴的底面上。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三角支架上;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带动所述铣刀盘转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的齿轮比取值范围为2~5:1。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铣刀盘为圆环形,所述铣刀盘包括至少一个切削刃,所述圆环的内径取值范围为10-30mm,所述圆环的外径取值范围为80-125mm。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铣刀盘具有中心轴线,所述铣刀盘设置为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铣刀盘具有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设置的中心线,所述铣刀盘包括多个关于
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切削刃。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铣刀盘包括上面侧、下面侧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刃表面,所述上面侧和下面侧基本相同,所述刃表面和所述上面侧和下面侧之间的相交线形成相互之间基本垂直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每个副切削刃从设置在与副切削刃相同侧的支承表面的所述平面凸出,每个主切削刃与设置在与主切削刃相同侧的支承表面的所述平面相交。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铣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铣刀盘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磨片,所述磨片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打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三角支架与通过螺栓连接的可伸缩支架,通过松动螺栓调节三角支架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铣刀盘的铣削角度。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滚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铣磨机构满足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大型零部件的铣削需求,不仅有效解决避免大型设备在平面加工时出现的加工困难,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而且装置体积小巧,安装简便,操作简单,可有效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平面铣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平面铣削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21.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2.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平面铣削装置,包括铣磨机构1、支撑机构2和动力机构3。
24.如图2所示,铣磨机构1用于铣削大型机械设备上的工件。铣磨机构1包括铣刀盘102、铣刀轴104、第一皮带轮61、盖板101及轴承103。
25.轴承103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机构2的上。
26.铣刀轴104套设在轴承103的另一端上,可围绕一个预定的中心轴线旋转。
27.第一皮带轮61套设在铣刀轴104靠近轴承103的一端,用于驱使铣刀轴104绕中心轴线旋转。
28.铣刀盘102套设在铣刀轴104远离轴承103的另一端,通过盖板101固定在铣刀轴104的底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铣刀盘和盖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9.支撑机构2用于调整并固定铣磨机构的铣削角度和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包括三角支架204与通过螺栓5连接的可伸缩支架205,通过松动螺栓5调节三角支架204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铣刀盘的铣削角度。
30.可伸缩支架205通过伸缩扣201调节可伸缩长杆的长度,进而调整铣刀盘102高度至与工件距离5mm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伸缩支架205的下方安装有滚轮202。
31.动力机构3固定在支撑机构上,用于控制铣磨机构的铣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电机301和第二皮带轮62。如图2所示,动力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三角支架204一端面上的可调节滑台302。可调节滑台302用于微调铣刀盘102与工件之间的高度。
32.电机301安装于支撑机构2的三角支架204上。
33.第二皮带轮62固定在电机301输出轴上,通过皮带4与第一皮带轮连接,带动铣刀盘102转动。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齿轮比取值范围为2~5:2。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铣刀盘为圆环形,铣刀盘包括至少一个切削刃,圆环的内径取值范围为10-30mm,外径取值范围为80-125mm。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铣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铣刀盘和盖板之间的磨片,磨片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
37.平面铣削装置的铣削流程可以是:
38.1)将平面铣削装置移动至需铣削工件附近,转动伸缩扣201的手轮7,松动伸缩扣201,调节可伸缩支架205的长杆长度,调整铣刀盘102高度至与工件距离5mm位置;
39.(2)松动底座203的滚轮202,调整铣刀盘102水平位置,直至达到铣削位置;
40.(3)启动电机301,观测铣刀盘102的位置,判断是否满足铣削,如不满足则重复步骤(1)、(2)调节铣刀盘102的位置,直至满足铣削需求;
41.(4)通过可调节滑台302微调铣刀盘102与工件之间的高度,下降铣刀盘102,与待
铣削工件接触后,启动电机301;
42.(5)松动滚轮202,使铣刀盘102沿工件表面铣削;
43.(6)铣削一个往复行程后,停止铣削,如需继续铣削至所需厚度时,可重复步骤(1)~(5),持续铣削,单次铣削深度不得超过0.5mm,以免铣削量过大造成设备大幅度抖动,影响铣削面的平整度;
44.(7)铣削结束后,停止电机301,通过可调节滑台302升高铣刀盘102的高度,之后松动盖板101,将磨片固定至铣刀盘102表面,磨片位于铣刀盘102和盖板101之间;
45.(8)启动电机301,通过可调节滑台302下降铣刀盘102,与待铣削工件接触后,锁紧可调节滑台302;
46.(9)松动滚轮202,使磨片与沿工件表面打磨抛光;
47.(10)如遇到有角度的工件时,可通过松动螺栓5,调整铣刀盘角度,从而满足铣削。
48.上述平面铣削装置,通过铣磨机构满足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大型零部件的铣削需求,不仅有效解决避免大型设备在平面加工时出现的加工困难,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而且装置体积小巧,安装简便,操作简单,可有效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4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铣刀盘具有中心轴线,铣刀盘设置为绕中心轴线旋转,铣刀盘具有垂直于中心轴线设置的中心线,铣刀盘包括多个关于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切削刃。
50.铣刀盘具有盘形的基本形状,具有顶侧、下侧以及在其之间延伸的边缘表面。铣刀盘具有通过顶侧与下侧之间的距离限定的厚度t。该厚度可在例如2-5mm的间隔中选择。工件具有居中设置的贯穿孔。优选通过研磨制成的许多凹口设置在工件的外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口的数目可以是五个,但是从二到十的凹口数目都是可行的。凹口形成突出的齿。铣刀盘的内圆可表示完成的铣刀盘的假想最大直径d。该直径d可在例如15-30mm的间隔中选择。因此,每个齿可以在内圆的外部径向突出一定距离,由此以得到机械公差。铣刀盘具有中心轴线,该铣刀盘设置为在铣削期间绕该中心轴线旋转。顶侧具有轮廓形状,而下侧基本是平面的。在圆环的侧边缘表面上可以设置多个齿,每个齿具有凸形的切削刃。每个齿包括前刀面以及间隙表面。前刀面可设置在与铣刀盘的中心线相交或与贯穿孔相交的平面中。切削刃形成在前刀面与间隙表面之间的相交处中。切削刃可由在平面中的半径限定,在该实施例中,该半径为铣刀盘的厚度t的一半的等级。铣刀盘具有中心线,该中心线优选垂直于中心轴线。切削刃关于中心线对称设置。切削刃可通过平面中的曲线和/或一个或多个切角限定,切削刃可以是沿部分圆形、抛物线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曲线凸形弯曲的。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铣刀盘包括上面侧、下面侧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刃表面,上面侧和下面侧基本相同,刃表面和上面侧和下面侧之间的相交线形成相互之间基本垂直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每个副切削刃从设置在与副切削刃相同侧的支承表面的平面凸出,每个主切削刃与设置在与主切削刃相同侧的支承表面的平面相交。
52.铣刀盘包括上面侧、下面侧和它们之间延伸的刃表面。该上面侧和下面侧基本相同。内接在铣刀盘中的假想圆c在刃表面处与铣刀盘外围接触。刃表面和侧之间的相交线形成相互之间基本垂直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它们在切削角部经由抹圆角边相交。上面侧和下面侧均包括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旨在邻靠铣刀盘槽的基面。
53.每个副切削刃从与支承表面相关的平面突出,使得当铣刀盘被安装在铣削刀片槽中之后,该副切削刃在铣刀盘的所有零件的铣削刀具的轴向到达最远处。每个主切削刃与
支承表面相关的平面相交,并与平面形成锐角α。该角α为5-20
°
,优选为10-16
°
。该角α使得当铣刀盘被安装在铣刀轴上后,主切削刃容易切削并具有正的轴角。支承表面具有可以靠近活动的切削刃,使得来自铣削操作的切削力能够传送到铣削本体而不折断铣刀盘。每个副切削刃基本平行于支承表面延伸。每个主切削刃相对于支承表面凹进,以便使得主切削刃提供正的倾角,以便在工件中容易切削。在铣刀盘中心设有贯穿孔。相关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之间的平分线与贯穿孔的中心相交。每一对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通过凸出弯曲的抹圆角边相互连接。贯穿孔用于在安装铣削盘本体。
5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铣削装置,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铣磨机构,用于铣削大型机械设备上的工件;支撑机构,用于调整并固定所述铣磨机构的铣削角度和位置;动力机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用于控制所述铣磨机构的铣削;其中,所述铣磨机构包括铣刀盘、铣刀轴、第一皮带轮、盖板及轴承;所述轴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铣刀轴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另一端上,可围绕一个预定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铣刀轴靠近所述轴承的一端,用于驱使所述铣刀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铣刀盘套设在所述铣刀轴远离所述轴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铣刀轴的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三角支架上;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带动所述铣刀盘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的齿轮比取值范围为2~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盘为圆环形,所述铣刀盘包括至少一个切削刃,所述圆环的内径取值范围为10-30mm,所述圆环的外径取值范围为80-12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盘具有中心轴线,所述铣刀盘设置为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铣刀盘具有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设置的中心线,所述铣刀盘包括多个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切削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盘包括上面侧、下面侧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刃表面,所述上面侧和下面侧基本相同,所述刃表面和所述上面侧和下面侧之间的相交线形成相互之间基本垂直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每个副切削刃从设置在与副切削刃相同侧的支承表面的所述平面凸出,每个主切削刃与设置在与主切削刃相同侧的支承表面的所述平面相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铣刀盘和所述盖板之间的磨片,所述磨片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打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三角支架与通过螺栓连接的可伸缩支架,通过松动螺栓调节三角支架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铣刀盘的铣削角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滚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平面铣削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包括铣磨机构,用于铣削大型机械设备上的工件;支撑机构,用于调整并固定铣磨机构的铣削角度和位置;动力机构,固定在支撑机构上,用于控制铣磨机构的铣削工作;其中,铣磨机构包括铣刀盘、铣刀轴、第一皮带轮、盖板及轴承;轴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机构上;铣刀轴套设在轴承的另一端上,可围绕一个预定的中心轴线旋转;第一皮带轮套设在铣刀轴靠近轴承的一端,用于驱使铣刀轴绕中心轴线旋转;铣刀盘套设在铣刀轴远离轴承的另一端,通过盖板固定在铣刀轴的底面上。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使装置适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平面铣削和打磨使用。设备平面铣削和打磨使用。设备平面铣削和打磨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马明星 刘洪冰 姚鹏 陈超凡 李振国 张永辉 王金生 姜慧韬 崔艳东 师维 腾依海 陈祥召 张大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生清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8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