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台车及出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4  110



1.本发明涉及隧洞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台车及出渣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对于斜洞工程段或平洞工程段的探洞开挖、出渣处理,常采用专门的运输小车装载洞内的渣料、运输至洞外,再装载至自卸汽车内,由自卸汽车运送至指定地点,工序较多、耗时较长,增加了一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采用专门的运输小车装载洞内的渣料、运输至洞外,再装载至自卸汽车内,由自卸汽车运送至指定地点,工序较多、耗时较长,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平板台车及出渣系统,尤其适用于斜洞工程段的出渣、爆破孔钻孔施工。
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平板台车,包括平板,所述平板在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前轮轴和后轮轴,所述前轮轴和后轮轴上均设有行走轮,还包括前支架和两组后支架;所述前支架的顶部转动安装在平板的底部,且转动轴线与前轮轴平行;所述前轮轴安装在前支架上;两组后支架对称设置在后轮轴的轴向两端;后支架包括支撑梁i和支撑梁ii,支撑梁i和支撑梁ii均是一端与后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支撑梁i和支撑梁ii上对应的两个滑块沿平板的长轴方向滑动、且通过定位件锁紧固定;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相对于后轮轴转动运动的轴线与后轮轴重合,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滑块转动运动的轴线与后轮轴平行;通过调整支撑梁i和支撑梁ii之间的张开角度调整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实现平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0-30
°

6.在斜洞工程段施工过程中,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大于前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平板台车在斜洞内的斜面上运输时,可以减小平板的倾斜角度,保障平板台车对自卸汽车平稳运输。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台车可调节倾斜角度,主要通过调节后支架的支撑梁i和支撑梁ii张开角度,调节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支撑梁i和支撑梁ii张开角度增大,则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减小;支撑梁i和支撑梁ii张开角度减小,则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增大。
7.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的一端均设有轴套i,所述轴套转动套设在后轮轴上。
8.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的另一端均设有轴套ii;所述滑块上设有耳轴,所述轴套ii与耳轴转动连接。
9.进一步优选,所述平板后端径向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平板上下面;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与轴套ii连接,所述螺栓贯穿滑槽。
10.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平板上,气缸的伸缩端与滑块
连接、用于带动滑块沿滑槽滑动运动。
11.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后档,所述后挡设置在平板的后端,用于阻挡置于平板上的运渣车向后运动。
12.进一步优选,所述平板的前端还设有牵引点,所述牵引点用于与牵引绳连接。
13.一种出渣系统,包括运渣车、绞车和上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在斜洞内运渣作业时,所述运渣车置于平板的上,所述绞车置于洞口处,用于释放和牵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牵引平板台车沿斜洞行走。
14.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轮设置双侧轮缘,用于骑在行走轨道上防止脱轨。
15.进一步优选,所述运渣车采用自卸汽车。
16.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7.1、常采用专门的运输小车装载洞内的渣料、运输至洞外,再装载至自卸汽车内,由自卸汽车运送至指定地点,工序较多、耗时较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板台车及出渣系统,利于克服上述不足,尤其适用于斜洞工程段的出渣、爆破孔钻孔施工。
18.2、本发明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综合考虑既适用斜洞段工程也适用平洞段工程出渣,经过反复研究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经过创新采取绞车+平板台车+自卸汽车出渣构思,利用挖掘机装渣的方式进行装渣。待开挖渣料运出洞外后,直接运至弃料场,既可避免二次倒运节约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出渣效率。
19.3、本发明提供的平板台车可调节车体的倾斜角度,且可对倾斜角度进行连续调节,适用于不同斜洞工程段钻孔或出渣施工作业中。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平台车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平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平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后支架与后轮轴适配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耳轴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出渣系统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平台车在爆破孔钻孔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平板,2-前轮轴,3-后轮轴,4-行走轮,5-前支架,6-后支架,61-支撑梁i,62-支撑梁ii,63-滑块,64-轴套i,65-轴套ii,66-耳轴,67-锁紧丝扣;7-滑槽,8-后档,9-牵引点,10-运渣车,11-绞车,12-牵引绳,13-钻机平台;a-主洞,b-斜洞。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0.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31.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3.实施例1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台车,包括平板1、前轮轴2、后轮轴3、行走轮4、前支架5和两组后支架6。平板1在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前轮轴2和后轮轴3,前轮轴2和后轮轴3上均设有行走轮4。具体地,平板1的结构尺寸根据选用的自卸汽车尺寸确定,在自卸汽车长的基础上增加20cm,宽基础上增加30cm;平板1共设前后两根轮轴(即前轮轴2和后轮轴3),根据平板台车所承载重量,通过轮轴抗剪切力计算,平板台车轮轴选用φ80圆钢制成。
35.前支架5的顶部转动安装在平板1的底部,且转动轴线与前轮轴1平行;前轮轴2安装在前支架5上。
36.两组后支架6对称设置在后轮轴3的轴向两端;两组后支架6的结构相同,以一组后支架6为了说明其结构。后支架6包括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可采用圆钢或方钢。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均是一端与后轮轴3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63,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上对应的两个滑块63沿平板1的长轴方向滑动、且通过定位件锁紧固定;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相对于后轮轴3转动运动的轴线与后轮轴3重合,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滑块63转动运动的轴线与后轮轴3平行。通过调整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之间的张开角度调整后支架6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实现平板1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0-30
°
,此处限定的倾斜角度,是指将平板1置于水平面上,后支架6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大于前支架5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使整个平板1向前轮轴5方向倾斜,倾斜角度在0-30
°

37.在斜洞工程段施工过程中,后支架6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大于前支架5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平板台车在斜洞内的斜面上运输时,可以减小平板1的倾斜角度,保障平板台车对自卸汽车平稳运输。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平板台车可调节倾斜角度,主要通过调节后支架6的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张开角度,调节后支架6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张开角度增大,则后支架6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减小;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张开角度减小,则后支架6对平板1的支撑高度增大。基于杠杆原理,前支架5与平板1的接触点相当于
支点,后支架6与平板1的基础点相当于作用力点。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的一端均设有轴套i64,轴套转动套设在后轮轴2上。支撑梁i61和支撑梁ii62的另一端均设有轴套ii65;滑块63上设有耳轴66,轴套ii65与耳轴66转动连接;平板1后端径向两侧均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贯穿平板1上下面;滑块63通过螺栓与轴套ii65连接,螺栓贯穿滑槽7。
40.还包括气缸,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平板1上,气缸1的伸缩端与滑块63连接、用于带动滑块63沿滑槽7滑动运动。每个滑块63适配一个气缸,用于控制滑块63滑动动作。
41.还包括后档8,后挡8设置在平板1的后端,用于阻挡置于平板1上的运渣车向后运动。平板1的前端还设有牵引点9,牵引点9用于与牵引绳连接。
42.在设计平台车过程中,平板台车车体与水平面的夹角设计成10~12
°
。为保证车身稳定,车身前部需设置固定车身用的钢丝绳挂钩作为牵引点9,尾部需设置挡车横梁作为后挡8。挡车横梁采用20kg/m钢轨置于两侧托架上,可拆卸,高度设置于自卸车车轮中部,高约25cm左右。这样就保证了自卸汽车在平板台车上的安全稳定。
43.实施例3
4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渣系统,包括运渣车10、绞车11和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平板台车;
45.在斜洞内运渣作业时,所述运渣车10置于平板1的上,所述绞车11置于洞口处,用于释放和牵拉牵引绳12,所述牵引绳12用于牵引平板台车沿斜洞行走。
46.行走轮4设置双侧轮缘,用于骑在行走轨道上防止脱轨。采用钢轨两侧双侧轮缘,即使车轮骑在轨道上以防脱轨,两侧轮缘高度达38mm,这有效地解决了脱轨问题,平台车轨距以自卸车两侧的轮距为确定依据;运渣车10采用自卸汽车。
47.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综合考虑既适用斜洞段工程也适用平洞段工程出渣,经过反复研究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经过创新采取jtk1.8
×
1.6型15t矿用绞车+平板台车+自卸汽车出渣,利用挖掘机装渣的方式进行装渣。待开挖渣料运出洞外后,直接运至弃料场,既可避免二次倒运节约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出渣效率。出渣运行示意图如图6所示。
48.此外,本实施例按照开挖断面结构尺寸设置车载钻机平台,利用出渣系统行走进行斜洞段工程爆破孔钻孔,底部垫渣50cm~100cm便于平板台车行走。待到平洞后将钻机平台加高一层,直接利用汽车在平洞内行走进行钻孔施工。如图钻机平台应用图7所示。采取车载钻机平台钻孔,利用原探洞作为临空面,分上、下层错台阶两次开挖成型的施工方法,增加了爆破分段,降低了单响药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开挖爆破对阻水帷幕的影响。
4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台车,包括平板,所述平板在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前轮轴和后轮轴,所述前轮轴和后轮轴上均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架和两组后支架;所述前支架的顶部转动安装在平板的底部,且转动轴线与前轮轴平行;所述前轮轴安装在前支架上;两组后支架对称设置在后轮轴的轴向两端;后支架包括支撑梁i和支撑梁ii,支撑梁i和支撑梁ii均是一端与后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支撑梁i和支撑梁ii上对应的两个滑块沿平板的长轴方向滑动、且通过定位件锁紧固定;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相对于后轮轴转动运动的轴线与后轮轴重合,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滑块转动运动的轴线与后轮轴平行;通过调整支撑梁i和支撑梁ii之间的张开角度调整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实现平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0-3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的一端均设有轴套i,所述轴套转动套设在后轮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i和支撑梁ii的另一端均设有轴套ii;所述滑块上设有耳轴,所述轴套ii与耳轴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后端径向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平板上下面;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与轴套ii连接,所述螺栓贯穿滑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平板上,气缸的伸缩端与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滑块沿滑槽滑动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档,所述后挡设置在平板的后端,用于阻挡置于平板上的运渣车向后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前端还设有牵引点,所述牵引点用于与牵引绳连接。8.一种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渣车、绞车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台车;在斜洞内运渣作业时,所述运渣车置于平板的上,所述绞车置于洞口处,用于释放和牵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牵引平板台车沿斜洞行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轮设置双侧轮缘,用于骑在行走轨道上防止脱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渣车采用自卸汽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台车及出渣系统,包括平板、前支架和两组后支架,平板在前后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前轮轴和后轮轴;前支架的顶部转动安装在平板的底部,前轮轴安装在前支架上;两组后支架对称设置在后轮轴的轴向两端;后支架包括支撑梁I和支撑梁II,支撑梁I和支撑梁II均是一端与后轮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支撑梁I和支撑梁II上对应的两个滑块沿平板的长轴方向滑动、通过定位件锁紧固定;通过调整支撑梁I和支撑梁II之间的张开角度调整后支架对平板的支撑高度。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斜洞工程段的出渣、爆破孔钻孔施工,利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工序较多、耗时较长等不足。足。足。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 杨志勇 郝利军 白军平 纳小平 冯俊淮 刘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9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