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金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2.近年来,经济犯罪呈现出高发趋势,面对日益增长的资金数据查控需求,传统的到银行网点线下调取证据的方式逐渐显露出成本高、效率低、溯源难、采信困难等不足。
3.目前,各地积极探索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民事存证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于区块链的资金查控系统建设方面却处于空白状态。
4.当前调取资金电子数据所广泛采用的ca认证技术无法保障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无法实现查控行为的全程溯源与留痕,无法保障查控数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
技术实现要素: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专门针对办事机关查控电子数据这一应用场景进行的产品与技术创新,该系统充分发挥了区块链技术存储信息可溯源、防篡改、可验证的特性,在资金电子数据查控应用场景下可以提供完整的证据链信息溯源和数据验证功能。在涉及账户资金查控过程中,运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切实保障电子数据在生成、传输、存储等环节的真实、完整、不可篡改,规范办事机关的办事行为,保障查控数据全流程可溯源、可验证,从而保障了证据“三性”。
6.区块链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依托于现有技术的一种组合及创新。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7.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包括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查控银行渠道资金流动信息,并将超过阈值的查控内容进行标记并固定至区块链,形成警告标记;本系统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对警告标记进行通讯并输出反馈信息。
8.进一步的,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输出数据信息并进行展示和推荐。
9.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包括,信息生产模块,利用软件提供的输出模板,输出信息;推荐展示模块,用于向用户展示查控数据高的信息,点击后可显示信息全貌及信息来源。
10.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数据抓取模块,用于对查控信息进行监控,并添加标记和签名,形成查控信息数据;阈值模块,用于为查控信息数据设置阈值,形成阈值数据;适配单元,用于将查控信息数据和阈值范围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异常,形成对比结果。
11.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转录单元用于接收对比结果,并且将其转换为易
于识别的类型;数据标记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有转录单元转换之后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签名,形成异常标签,并将基于所述查控信息数据的操作固定至区块链上。
12.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单元,用于在接到数据标记单元发出的异常标签后,发出报警。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日志单元,所述日志单元用于对人机交互单元、监测单元、流程控制单元、报警单元的运行记录,用于输出和存储系统运行的过程日志。
14.进一步的,所述适配单元包括,储存模块,用于储存适配规则;规则配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查控信息数据后,根据查控信息数据的内容来适配相应的比对规则;比较模块,用于在根据规则配置模块所启用的适配规则,调用查控信息数据与阈值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对比结果。
15.进一步的,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所述流程控制单元包括,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有序的调度,对子流程调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对流程进行检测,防止流程死循环,从而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通讯模块,用于对资源配置模块的内容进行监测和通讯,使用户能够实时获取;执行模块,用于在资源配置模块进行调度任务时,根据任务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子程序模块执行具体的任务;并把执行结果返回给资源配置模块。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步骤s10,在产生资金交易时,对交易进行签名,调用链上部署合约的,完成证据信息上链与溯源;
18.步骤s20,接收到交易签名后,进行线上审批并且加密,将查控报文固定至区块链;
19.步骤s30,将加密加签后的查控报文传输至银行处,将传输信息固定至区块链;
20.步骤s40,银行接受查控报文并且加密,质量校验后进行反馈,将反馈信息固定至区块链。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能够对所有的银行渠道的资金流动进行记录,并且在对这些资金流动进行查控时,添加标签,当这些查控手段不断阈值之内时,就按照时间序列,将这些查控内容固定至区块链上,便于用户进行回溯,也便于对所有用户透明,更加公正和明确。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中的资金查控业务流程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的区块链底层技术体系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中的是加密库接口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中的资金查控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的转录单元、适配单元、流程控制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中的资金查控的工作方法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30.10、人机交互单元;11、信息生产模块;12、推荐展示模块;20、监测单元;21、数据抓取模块;22、适配单元;221、规则配置模块;222、储存模块; 223、比较模块;23、阈值模块;24、转录单元;241、解释器模块;242、编译器模块;25、数据标记单元;30、日志单元;40、流程
控制单元;41、通讯模块;42、资源配置模块;43、执行模块;50、报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3.实施例1
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包括监测单元20,所述监测单元20用于查控银行渠道资金流动信息,并将超过阈值的查控内容进行标记并固定至区块链,形成警告标记;本系统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40,对警告标记进行通讯并输出反馈信息。
35.在使用时,能够对所有的银行渠道的资金流动进行记录,并且在对这些资金流动进行查控时,添加标签,当这些查控手段不断阈值之内时,就按照时间序列,将这些查控内容固定至区块链上,便于用户进行回溯,也便于对所有用户透明,更加公正和明确。
36.参考1,本系统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10,所述人机交互单元10用于输出数据信息并进行展示和推荐,以便于及时对用户形成告知;具体的,所述人机交互单元10包括信息生产模块11以及推荐展示模块12,其中,
37.所述信息生产模块11,利用软件提供的输出模板,输出信息,输出的信息包括图片、可视化表格或者文档等,增加增量数据,使得输出的信息更加丰富;
38.所述推荐展示模块12,用于向用户展示查控数据高的信息,点击后可显示信息全貌及信息来源,便于用户直接了解。
39.参考图1,所述监测单元20包括数据抓取模块21、适配单元22、阈值模块 23、转录单元24、数据标记单元25,其中,
40.所述数据抓取模块21用于对基于银行渠道的资金流动的查控信息进行监控,并且对查控信息添加标记和签名,形成查控信息数据;
41.所述阈值模块23用于为查控信息数据设置阈值,形成阈值数据,使得用户在定义查控信息数据异常时会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标准;
42.所述适配单元22,用于将查控信息数据和阈值范围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查控信息数据是否异常;适配单元22的具备适配和对比功能,内部配置有判断规则信息,对比触发标准信等,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展示的内容包括指标数据,阈值数据,适配指令等,这些规则配置信息描述了信息适配和推荐的规则;在适配单元22将查控信息数据与阈值数据进行对比后,形成对比结果;
43.所述转录单元24用于接收对比结果,并且将其转换为易于识别的类型,形成转用数据,以便于后续的应对和识别;
44.所述数据标记单元25在接收到有转录单元24转换之后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签
名,形成异常标签,并将基于所述查控信息数据的操作固定至区块链上;
45.例如,添加数字信封,并且添加查控申请、审批信息等标签信息等,基于此,所有被监控到的异常数据都被添加了标签,并且被固定至区块链上,便于监控和调查人员后续进行回溯;
46.参考图1,本系统还包括报警单元50,用于在接到数据标记单元25发出的异常标签后,发出报警,提醒用户进行回溯,便于用户展开归责。
47.参考图1,本系统还包括日志单元30,所述日志单元30用于对人机交互单元10、监测单元20、流程控制单元40、报警单元50的运行记录,用于输出和存储系统运行的过程日志。
48.参考图2,所述转录单元24包括解释器模块241以及编译器模块242,解释器模块241以及编译器模块242之间通过配合完成编译和解释,将对比结果转换为易于识别的类型。
49.参考图2,所述适配单元22包括规则配置模块221、储存模块222、比较模块223,其中,
50.所述储存模块222用于储存适配规则,以便于调用;
51.所述规则配置模块221用于在接收到查控信息数据后,根据查控信息数据的内容来适配相应的比对规则;
52.所述比较模块223用于在根据规则配置模块221所启用的适配规则,调用查控信息数据与阈值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对比结果。
53.使用时,通过规则配置模块221、储存模块222、比较模块223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适配单元22能够根据接收到数据内容来启用不同类别的规则来相适配,从而能够使得适配比对原则更加准确。
54.参考图2,本系统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40,所述流程控制单元40包括通讯模块41、资源配置模块42、执行模块43,其中,
55.所述资源配置模块42用于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有序的调度,对子流程调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对流程进行检测,防止流程死循环,从而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
56.所述通讯模块41用于对资源配置模块42的内容进行监测和通讯,使用户能够实时获取;
57.所述执行模块43用于在资源配置模块42进行调度任务时,根据任务的性质,任务性质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判断、过滤、逻辑关系处理、指令执行等,选择相应的子程序模块执行具体的任务;并把执行结果返回给资源配置模块42。
58.实施例2
5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步骤s10,在产生资金交易时,对交易进行签名,调用链上部署合约的,完成证据信息上链与溯源;
61.步骤s20,接收到交易签名后,进行线上审批并且加密,将查控报文固定至区块链;
62.步骤s30,将加密加签后的查控报文传输至银行处,将传输信息固定至区块链;
63.步骤s40,银行接受查控报文并且加密,质量校验后进行反馈,将反馈信息固定至
区块链。
64.使用时,经过步骤s10至s40,对该笔资金的所有的查控操作都进行了加密加标签,并且在区块链上留有痕迹,便于后续的回溯和归责。
65.针对上述步骤,固定至区块链上的内容还包括有,查控申请信息,查控审批信息,查控报文加签信息,数字信封信息,控报文发出信息,接收查控报文信息,发出查控报文信息,银行反馈的数据信息,转发反馈数据信息,接收反馈数据信息,解数字信封信息,验签入库信息。
66.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是数据全网分布式共享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特点如下:
67.1、去中心化:没有中介机构,所有节点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任意节点停止工作都会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68.2、去信任:所有节点之间无须信任也可以进行交易,因为数据库和整个系统的运作是公开透明的,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是建立在全网共识基础上的,只要符合系统规则,节点之间无法欺骗彼此。
69.3、不可篡改:数据信息一旦被写入区块中就不能更改撤销。这归功于区块链三大保护机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以及非对称加密算法。
70.4、可编程: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共同制定智能合约,实现交易自动化。
71.5、集体维护:由全网节点共同参与维护,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将同步最新的共识结果,基于共识的记账机制保证数据少数人的篡改是无效的。
72.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资金查控中具有如下优势:
73.1、由可信机构通过准入许可,采用国标tls1.3或国密vpn,建立区块链私密组网,组网外部无法窥探数据传输内容;各组网节点基于合约规则相互监督、协同共识,保证查控过程的安全合规。
74.2、在链上部署用户/系统/设备身份认证合约,对相关参与方(包括ca服务)进行身份认证,并绑定数字证书。通过授权管理合约,链管理员可以签名交易,对参与方进行授权管理与访问控制。
75.3、参与方的行为通过签名交易,调用链上部署的合约方法完成,包括:授权管理行为、查控审批、各级上报/反馈等,实现全过程留痕与固定,保证行为主体的来源真实性、行为内容的完整性可被验证。
76.4、区块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区块内部签名交易的先后顺序,保证了行为的时序可信;通过在区块内引入可信时间戳服务的签名交易,可以保证提供可信的时间存在性证明。
77.5、通过案件标识,在不同签名交易之间建立关联,可以保证证据集合的完整性。
78.6、将查控申请、审批、报文加密加签、报文传输、反馈数据解密验签、反馈数据入库等环节自动上链,可对查控全流程进行追溯,保证了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79.7、将调证申请、审核、添加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等关键行为固定至区块链,规范了办事行为,将查控系统自动生成的法律文书信息上链,确保符合程序规范。
80.8、区块链将查控一系列业务运行在区块链上,因其全流程留痕,会因为可追溯性使证据的关联更加明确,方便进行关联性认定,为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认定提供参考。
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单元(20),所述监测单元(20)用于查控银行渠道资金流动信息,并将超过阈值的查控内容进行标记并固定至区块链,形成警告标记;本系统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40),对警告标记进行通讯并输出反馈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10),所述人机交互单元(10)用于输出数据信息并进行展示和推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10)包括,信息生产模块(11),利用软件提供的输出模板,输出信息;推荐展示模块(12),用于向用户展示查控数据高的信息,点击后可显示信息全貌及信息来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20)包括,数据抓取模块(21),用于对查控信息进行监控,并添加标记和签名,形成查控信息数据;阈值模块(23),用于为查控信息数据设置阈值,形成阈值数据;适配单元(22),用于将查控信息数据和阈值范围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异常,形成对比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20)还包括,转录单元(24)用于接收对比结果,并且将其转换为易于识别的类型;数据标记单元(25),用于在接收到有转录单元(24)转换之后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签名,形成异常标签,并将基于所述查控信息数据的操作固定至区块链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单元(50),用于在接到数据标记单元(25)发出的异常标签后,发出报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日志单元(30),所述日志单元(30)用于对人机交互单元(10)、监测单元(20)、流程控制单元(40)、报警单元(50)的运行记录,用于输出和存储系统运行的过程日志。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单元(22)包括,储存模块(222),用于储存适配规则;规则配置模块(221),用于在接收到查控信息数据后,根据查控信息数据的内容来适配相应的比对规则;比较模块(223),用于在根据规则配置模块(221)所启用的适配规则,调用查控信息数据与阈值范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对比结果。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40),所述流程控制单元(40)包括,资源配置模块(42),用于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有序的调度,对子流程调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对流程进行检测,防止流程死循环,从而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通讯模块(41),用于对资源配置模块(42)的内容进行监测和通讯,使用户能够实时获取;执行模块(43),用于在资源配置模块(42)进行调度任务时,根据任务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子程序模块执行具体的任务;并把执行结果返回给资源配置模块(42)。10.权利要求1至9中所述的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在产生资金交易时,对交易进行签名,调用链上部署合约的,完成证据信息上链与溯源;步骤s20,接收到交易签名后,进行线上审批并且加密,将查控报文固定至区块链;步骤s30,将加密加签后的查控报文传输至银行处,将传输信息固定至区块链;步骤s40,银行接受查控报文并且加密,质量校验后进行反馈,将反馈信息固定至区块链。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溯源的资金查控系统及方法,涉及金融领域,包括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查控银行渠道资金流动信息,并将超过阈值的查控内容进行标记并固定至区块链,形成警告标记;本系统还包括流程控制单元,对警告标记进行通讯并输出反馈信息。对这些资金流动进行查控时,对查控信息添加标签,当这些查控手段不断阈值之内时,就按照时间序列,将这些查控内容固定至区块链上,便于用户进行回溯,也便于对所有用户透明,更加公正和明确。更加公正和明确。更加公正和明确。
技术研发人员:余伟峰 胡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金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