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4  12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箔撕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


背景技术:

2.铜箔具有低表面氧气特性,可以附着与各种不同基材,如金属,绝缘材料等,拥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主要应用于电磁屏蔽及抗静电,将导电铜箔置于衬底面,结合金属基材,具有优良的导通性,并提供电磁屏蔽的效果。可分为:自粘铜箔、双导铜箔、单导铜箔等,电子级铜箔(纯度99.7%以上,厚度5um-105um)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级铜箔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用计算器、通讯设备、qa设备、锂离子蓄电池,民用电视机、录像机、cd播放机、复印机、电话、冷暖空调、汽车用电子部件、游戏机等。
3.铜箔在加工完成后,其上下两面均贴附有薄膜,在加工过程中,其上下两面的薄膜均要撕除,进行下一步制程,但是现有技术中,都是依靠人工使用相应的简易治具将其撕除,其存在以下缺陷,人工撕除不完整,且劳动强度较大,由于铜箔本身较薄,薄膜撕除更加困难,也容易造成铜箔损伤,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人员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包括设备支架与设置在设备支架一侧的上料车与收料车,所述设备支架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电控箱、取料机构、定位机构、第一撕膜机构、移载机构、第一检测机构、撕膜横移模组、下料机构与ng流道;
6.所述取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一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依次设有相连接的控制箱、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与吸附架;
7.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上端的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端设有第一吸附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下端第一升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电机伸缩端穿过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升降连接;
8.所述第一撕膜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远离所述取料机构的另一侧,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支架一侧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一侧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滑动板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板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放卷轮与第一收卷轮,所述第一放卷轮上缠绕有第一胶带,所述第一安装架下端一侧设有与所述滑动板连接的第二升降电机,所述第一收卷轮上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一张紧轮,多个所述张紧轮上端还设有与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胶带辊轮,所述第一胶带辊轮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第一砂轮打膜机构与第一伸缩气缸;
9.所述移载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一侧的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移载
支架,所述移载支架上设有伺服模组,所述伺服模组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下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吸附平台,所述第二安装架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撕膜横移模组,所述撕膜横移模组包括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放卷轮、第二收卷轮、多个第二张紧轮、第二胶带辊轮与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放卷轮上缠绕有第二胶带;
10.所述撕膜横移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远离所述定位机构的另一端,包括与所述设备机架上端固定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第三吸附平台;
11.优选的,所述上料车与所述收料车两侧均对称设有与所述设备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箔整形机构,且所述铜箔整形结构包括整形气缸与风刀。
12.优选的,所述吸附架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气源表、金属感应器、升降气缸与多个真空吸嘴。
13.优选的,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之间设有多根伸缩杆。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放卷轮后端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胶带辊轮下端设置的主动轮连接的输送皮带,所述主动轮后端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从动轮,且两个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为所述第一胶带。
15.优选的,所述第一砂轮打膜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相对应的砂轮,所述砂轮后端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带辊轮一侧。
16.优选的,所述撕膜横移模组、所述第一撕膜机构、所述取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结构相同,且为镜像设置。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撕膜横移模组一侧,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上端的激光厚度检测装置、第二砂轮打膜机构与第一检测相机,且所述第一检测相机上下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砂轮打膜机构一侧。
18.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上的第一检测型材支架与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下端内部的第二检测型材支架,且所述第一检测型材支架与所述第二检测型材支架上均设有第二检测相机。
19.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平台靠近所述第一撕膜机构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整形机构,且所述第二整形机构包括整形气缸与整形架。
20.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为双入料口设计,预设料源减少改换料时间,机械手增设金属感应器,侦测多板、少板、隔纸,风刀加毛刷加除静电风扇预防吸取两片,生产中若无异常踢退时,机台自动切换上料台车,待生产料小于十五片时预警,磨砂轮起角可自动适应不同圆角板件,胶带粘连辅组撕膜,表面铜厚高精度侦测能力可达到正负一微米的误差,达到了全自动的撕膜工作,降低了企业与人工的生产成本,同时企业的生产良率也相应提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撕膜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载机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设备支架,2-取料机构,3-电控箱,4-上料车,5-第一撕膜机构,6
‑ꢀ
定位机构,7-横移机构,8-撕膜横移模组,9-下料机构,10-ng流道,11-收料车,12-移载机构,13-固定平台,14-第一吸附平台,15-第一升降电机, 16-伸缩杆,17-第一安装架,18-第一放卷轮,19-第二升降电机,20-第一收卷轮,21-第一胶带,22-第二整形机构,23-第一张紧轮,24-滑动机构,25
‑ꢀ
滑动板,26-第一胶带辊轮,27-第一砂轮打膜机构,28-第一伸缩气缸,29
‑ꢀ
转动电机,30-支撑架,31-控制箱,32-第一支撑臂,33-第二支撑臂,34-吸附架,35-真空吸嘴,36-升降气,37-气源表,38-移载支架,39-伺服模组, 40-第二安装架,41-第二吸附平台,42-第二放卷轮,43-第二收卷轮,44-第二胶带,45-第二张紧轮,46-第二胶带辊轮,47-第二伸缩气缸,48-第三安装架,49-第一检测机构,50-输送带,51-固定板,52-第三吸附平台,53-激光厚度检测装置,54-第一检测相机,55-第二砂轮打膜机构,56-金属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0.实施例
31.如图1-5所示,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包括设备支架1与设置在设备支架1一侧的上料车4与收料车11,设备支架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电控箱3、取料机构2、定位机构6、第一撕膜机构5、移载机构12、第一检测机构49、撕膜横移模组50、下料机构9与ng流道10;
32.取料机构2包括设置于定位机构6一侧的支撑架30,支撑架30上端依次设有相连接的控制箱31、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与吸附架34;
33.定位机构6包括设置于设备支架1上端的固定平台13,固定平台13上端设有第一吸附平台14,固定平台13下端第一升降电机15,第一升降电机15 伸缩端穿过固定平台13与第一吸附平台14升降连接;
34.第一撕膜机构5设置于定位机构6远离取料机构2的另一侧,包括设置于设备支架1一侧的第一安装架17,第一安装架17一侧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5,第一安装架17与滑动板25之间设有滑动机构24,滑动板25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放卷轮18与第一收卷轮20,第一放卷轮18上缠绕有第一胶带21,第一安装架17下端一侧设有与滑动板25连接的第二升降电机19,第一收卷轮20上端设有与滑动板25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一张紧轮23,多个张紧轮23上端还设有与滑动板25转动连接的第一胶带辊轮26,第一胶带辊轮26 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第一砂轮打膜机构27与第一伸缩气缸28;
35.移载机构12包括设置于定位机构6一侧的横移机构7,横移机构7包括移载支架38,移载支架38上设有伺服模组39,伺服模组39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架40,第二安装架40下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吸附平台41,第二安装架40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撕膜横移模组8,撕膜横移模组8包括第三安装架48,第三安装架48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放卷轮42、第二收卷轮43、多个第二张紧轮45、第二胶带辊轮46与第二伸缩气缸47,第二放
卷轮42上缠绕有第二胶带44;
36.撕膜横移模组50设置于第一撕膜机构5远离定位机构6的另一端,包括与设备机架1上端固定设置的输送带50,输送带50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上端设有第三吸附平台52;
37.优选的,上料车4与收料车11两侧均对称设有与设备支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箔整形机构,且铜箔整形结构包括整形气缸与风刀。
38.优选的,吸附架34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气源表37、金属感应器56、升降气缸36与多个真空吸嘴35。
39.优选的,固定平台13与第一吸附平台14之间设有多根伸缩杆16。
40.优选的,第一放卷轮18后端转轴上设有与第一胶带辊轮26下端设置的主动轮连接的输送皮带,主动轮后端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主动轮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从动轮,且两个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为第一胶带21。
41.优选的,第一砂轮打膜机构27包括与第一吸附平台14相对应的砂轮,砂轮后端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转动电机29,转动电机29固定设置于第一胶带辊轮26一侧。
42.优选的,撕膜横移模组8、第一撕膜机构5、取料机构2与下料机构9结构相同,且为镜像设置。
43.优选的,第一检测机构49设置于撕膜横移模组50一侧,其包括设置于设备机架1上端的激光厚度检测装置53、第二砂轮打膜机构55与第一检测相机54,且第一检测相机54上下对称设置于第二砂轮打膜机构55一侧。
44.优选的,检测机构49另一侧还设有第二检测机构56,第二检测机构56 包括设置于设备机架1上的第一检测型材支架与设置于设备机架1下端内部的第二检测型材支架,且第一检测型材支架与第二检测型材支架上均设有第二检测相机。
45.优选的,第一吸附平台14靠近第一撕膜机构5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整形机构22,且第二整形机构22包括整形气缸与整形架。
46.设备启动,上料车与收料车推送至上料位与下料位,取料机构将整形好的铜箔吸取至第一吸附板上,通过砂轮将铜箔下表面的薄膜打起,打起后,第一撕膜机构前移,将打起的薄膜一角粘连,然后撕下,下表面的薄膜撕除后,移载机构将铜箔吸附起,移载至第二撕膜机构处,同时进行厚度检测与铜箔上表面薄膜撕除作业,当撕除完成后,下料机构将铜箔吸附,移载至第二相机检测工位对其检测有无残留薄膜,检测完毕后,下料机构将撕膜完成后的铜箔移载至下料车内,往返作业。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包括设备机架(1)与设置在设备机架(1)一侧的上料车(4)与收料车(1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机架(1)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电控箱(3)、取料机构(2)、定位机构(6)、第一撕膜机构(5)、移载机构(12)、第一检测机构(49)、撕膜横移机构、下料机构(9)与ng流道(10);所述取料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6)一侧的支撑架(30),所述支撑架(30)上端依次设有相连接的控制箱(31)、第一支撑臂(32)、第二支撑臂(33)与吸附架(34);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1)上端的固定平台(13),所述固定平台(13)上端设有第一吸附平台(14),所述固定平台(13)下端第一升降电机(15),所述第一升降电机(15)伸缩端穿过所述固定平台(13)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14)升降连接;所述第一撕膜机构(5)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6)远离所述取料机构(2)的另一侧,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1)一侧的第一安装架(17),所述第一安装架(17)一侧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5),所述第一安装架(17)与所述滑动板(25)之间设有滑动机构(24),所述滑动板(25)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放卷轮(18)与第一收卷轮(20),所述第一放卷轮(18)上缠绕有第一胶带(21),所述第一安装架(17)下端一侧设有与所述滑动板(25)连接的第二升降电机(19),所述第一收卷轮(20)上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板(25)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一张紧轮(23),多个所述张紧轮(23)上端还设有与所述滑动板(25)转动连接的第一胶带辊轮(26),所述第一胶带辊轮(26)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第一砂轮打膜机构(27)与第一伸缩气缸(28);所述移载机构(12)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机构(6)一侧的横移机构(7),所述横移机构(7)包括移载支架(38),所述移载支架(38)上设有伺服模组(39),所述伺服模组(39)上设有与之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架(40),所述第二安装架(40)下端设有与之连接的第二吸附平台(41),所述第二安装架(40)一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撕膜横移模组(8),所述撕膜横移模组(8)包括第三安装架(48),所述第三安装架(48)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放卷轮(42)、第二收卷轮(43)、多个第二张紧轮(45)、第二胶带辊轮(46)与第二伸缩气缸(47),所述第二放卷轮(42)上缠绕有第二胶带(44);所述撕膜横移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撕膜机构(5)远离所述定位机构(6)的另一端,包括与所述设备机架(1)上端固定设置的输送带(50),所述输送带(50)上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上端设有第三吸附平台(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车(4)与所述收料车(11)两侧均对称设有与所述设备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铜箔整形机构,且所述铜箔整形结构包括整形气缸与风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架(34)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气源表(37)、金属感应器(56)、升降气缸(36)与多个真空吸嘴(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13)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14)之间设有多根伸缩杆(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卷轮(18)后端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胶带辊轮(26)下端设置的主动轮连接的输送皮带,所述主动轮后端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从动轮,且两个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为所述第一胶带(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轮打膜机构(27)包括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14)相对应的砂轮,所述砂轮后端设有与之驱动连接的转动电机(29),所述转动电机(29)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带辊轮(26)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横移模组(8)、所述第一撕膜机构(5)、所述取料机构(2)与所述下料机构(9)结构相同,且为镜像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49)设置于所述撕膜横移机构一侧,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1)上端的激光厚度检测装置(53)、第二砂轮打膜机构(55)与第一检测相机(54),且所述第一检测相机(54)上下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砂轮打膜机构(55)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9)另一侧还设有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1)上的第一检测型材支架与设置于所述设备机架(1)下端内部的第二检测型材支架,且所述第一检测型材支架与所述第二检测型材支架上均设有第二检测相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平台(14)靠近所述第一撕膜机构(5)的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二整形机构(22),且所述第二整形机构(22)包括整形气缸与整形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撕铜膜设备,包括设备支架与设置在设备支架一侧的上料车与收料车,设备支架上端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电控箱、取料机构、定位机构、第一撕膜机构、移载机构、第一检测机构、撕膜横移模组、下料机构与NG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双入料口设计,减少改换料时间,机械手增设金属感应器,侦测多板、少板、隔纸,风刀加毛刷加除静电风扇预防吸取两片,生产中若无异常踢退时,机台自动切换上料台车,待生产料小于十五片时预警,磨砂轮起角可自动适应不同圆角板件,胶带粘连辅组撕膜,表面铜厚高精度侦测能力可达到正负一微米的误差,达到了全自动的撕膜工作,降低了企业与人工的生产成本,同时企业的生产良率也相应提升。提升。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普菲克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9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