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5  125



1.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可佩戴式智能移动终端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智能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智能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3.在库房作业的工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货物盘点、整理的数据录入过程中,多借助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方便、快捷。但是长时间穿戴之后,绑带与皮肤之间容易产生勒痕,且装置与皮肤接触的位置,空气流动较差,易产生汗液,长时间使用的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底板、冷却机构、穿戴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终端底板中部贯穿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终端底板一侧安装有穿戴机构;
6.所述穿戴机构包括固定块、转动杆、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弹性绳、气囊、孔、连接块和魔术贴,所述终端底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两个所述弹性绳相近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气囊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第二转动块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两个所述弹性绳相近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气囊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气囊,两个所述连接块相离一侧均安装有若干连接块,相邻所述连接块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和一个气囊,所述气囊一侧开设有若干孔,所述连接块中位于两端的相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储液箱、输送管、第二储液箱、转动柱、小叶片和大叶片,所述终端底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中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外侧壁上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叶片,两个所述转动柱外侧壁下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大叶片。
8.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挡板、档杆、橡胶塞、集风通道、窄风道和凹槽,所述终端底板两对称侧均转动安装有挡板,所述终端底板一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档杆,两个所述档杆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塞,所述终端底板中部开设有两个集风通道,一个所述终端底板中部开设有窄风道,所述终端底板中部开设有两个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无重叠,所述孔位于气囊朝向人体的一
侧,所述输送管部分裸露在终端底板底部,两个所述转动柱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凹槽底部,所述小叶片位于输送管中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窄风道与两个集风通道相连通,所述大叶片的大部分位于凹槽中部,所述大叶片的小部分位于窄风道中。
1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与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的连接口均位于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的一侧底部。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采用了穿戴机构,使用过程中,当佩戴者胳膊大臂用力时,大臂直径变大,从而带动穿戴机构向外扩张,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弹性绳和气囊被拉伸,气囊被拉伸时,从孔吸入空气,当佩戴者胳膊大臂停止用力时,大臂直径变小,从而带动穿戴机构向内收缩,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弹性绳和气囊被压缩,气囊被压缩时,其内部空气从孔被挤出,吹向胳膊,达到除汗、散热效果。
14.(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采用了冷却机构,大叶片逆时针转动带动转动柱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叶片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管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一储液箱流向第二储液箱,当第二储液箱内部冷却液多于第一储液箱内部的冷却液时,整个装置中心偏向左侧,终端底板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转动杆转向左侧,装置右侧翘起,大叶片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动柱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叶片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管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二储液箱流向第一储液箱,当第二储液箱内部冷却液少于第一储液箱内部的冷却液时,整个装置中心偏向右侧,终端底板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转动杆转向右侧,装置左侧翘起,装置间歇性的左右翘起,能有效地增大胳膊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散热效率,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的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的整体结构背面内部示意图;
18.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9.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20.图5为图2的c处放大图。
21.图中:1、终端底板;2、冷却机构;21、第一储液箱;22、输送管;23、第二储液箱;24、转动柱;25、小叶片;26、大叶片;3、穿戴机构;31、固定块;32、转动杆;33、第一转动块;34、第二转动块;35、弹性绳;36、气囊;37、孔;38、连接块;39、魔术贴;4、动力机构;41、挡板;42、档杆;43、橡胶塞;44、集风通道;45、窄风道;4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3.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底板1、冷却机构2、穿戴机构3和动力机构4,终端底板1中部贯穿安装有冷却机构2,冷却机构2一侧安装
有动力机构4,终端底板1一侧安装有穿戴机构3;
24.穿戴机构3包括固定块31、转动杆32、第一转动块33、第二转动块34、弹性绳35、气囊36、孔37、连接块38和魔术贴39,终端底板1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31,两个固定块31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2,用于整个装置的转动,转动杆32外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块33和第二转动块34,第一转动块33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35,用于穿戴机构3的收缩,两个弹性绳35相近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8,连接块38与气囊36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气囊36,用于空气的收集与鼓吹,第二转动块34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35,两个弹性绳35相近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8,连接块38与气囊36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气囊36,两个连接块38相离一侧均安装有若干连接块38,相邻连接块38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35和一个气囊36,气囊36一侧开设有若干孔37,用于空气的流入与释放,连接块38中位于两端的相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39,用于闭合穿戴机构3。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置胳膊大臂上,穿戴机构3朝向胳膊,然后将两个魔术贴39粘连在一起,使用过程中,当佩戴者胳膊大臂用力时,大臂直径变大,从而带动穿戴机构3向外扩张,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38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弹性绳35和气囊36被拉伸,气囊36被拉伸时,从孔37吸入空气,当佩戴者胳膊大臂停止用力时,大臂直径变小,从而带动穿戴机构3向内收缩,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38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弹性绳35和气囊36被压缩,气囊36被压缩时,其内部空气从孔37被挤出,吹向胳膊,达到除汗、散热效果。
25.具体的,冷却机构2包括第一储液箱21、输送管22、第二储液箱23、转动柱24、小叶片25和大叶片26,终端底板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23,用于储存冷却液,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23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管22,用于输送冷却液,输送管22中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柱24,两个转动柱24外侧壁上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叶片25,用于带动冷却液的流动,两个转动柱24外侧壁下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大叶片26,用于吸收风的能量。大叶片26逆时针转动带动转动柱24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叶片2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管22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一储液箱21流向第二储液箱23,当第二储液箱23内部冷却液多于第一储液箱21内部的冷却液时,整个装置中心偏向左侧,终端底板1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转动杆32转向左侧,装置右侧翘起,大叶片26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动柱2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叶片2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管22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二储液箱23流向第一储液箱21,当第二储液箱23内部冷却液少于第一储液箱21内部的冷却液时,整个装置中心偏向右侧,终端底板1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转动杆32转向右侧,装置左侧翘起。
26.具体的,动力机构4包括挡板41、档杆42、橡胶塞43、集风通道44、窄风道45和凹槽46,终端底板1两对称侧均转动安装有挡板41,终端底板1一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档杆42,两个档杆42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塞43,终端底板1中部开设有两个集风通道44,一个终端底板1中部开设有窄风道45,终端底板1中部开设有两个凹槽46。先将右侧档杆42向上拔起,使右侧橡胶塞43进入终端底板1,不阻挡右侧挡板41转动,再将左侧侧档杆42向下按,使左侧橡胶塞43阻挡左侧挡板41向内转动,当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右侧挡板41时,右侧挡板41向内转动,使风经过右侧的集风通道44进入窄风道45然后吹向大叶片26,使其逆时针转动,再经过左侧的集风通道44吹向左侧的挡板41,使其向外转动,当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左侧挡板41时,左侧挡板41被左侧橡胶塞43阻挡,无法转动,风无法进入装置内部,佩戴者将左侧档杆42向上拔起,使左侧橡胶塞43进入终端底板
1,不阻挡左侧挡板41转动,再将右侧侧档杆42向下按,使右侧橡胶塞43阻挡右侧挡板41向内转动,此时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左侧挡板41时,左侧挡板41向内转动,使风经过左侧的集风通道44进入窄风道45然后吹向大叶片26,使其顺时针转动,再经过右侧的集风通道44吹向右侧的挡板41,使其向外转动,当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右侧挡板41时,右侧挡板41被右侧橡胶塞43阻挡,无法转动。
27.具体的,第一转动块33和第二转动块34无重叠,孔37位于气囊36朝向人体的一侧,输送管22部分裸露在终端底板1底部,不易被阳光照射且与空气接触较好,佩戴者晃动产生的风会带走冷却液的热量,冷却液降温,两个转动柱24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凹槽46底部,小叶片25位于输送管22中部。
28.具体的,窄风道45与两个集风通道44相连通,大叶片26的大部分位于凹槽46中部,大叶片26的小部分位于窄风道45中。
29.具体的,输送管22与第一储液箱21、第二储液箱23的连接口均位于第一储液箱21、第二储液箱23的一侧底部,便于冷却液的抽取。
30.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置胳膊大臂上,穿戴机构3朝向胳膊,然后将两个魔术贴39粘连在一起,使用过程中,当佩戴者胳膊大臂用力时,大臂直径变大,从而带动穿戴机构3向外扩张,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38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弹性绳35和气囊36被拉伸,气囊36被拉伸时,从孔37吸入空气,当佩戴者胳膊大臂停止用力时,大臂直径变小,从而带动穿戴机构3向内收缩,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38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弹性绳35和气囊36被压缩,气囊36被压缩时,其内部空气从孔37被挤出,吹向胳膊,达到除汗、散热效果。
31.佩戴过程中,如图1所示,先将右侧档杆42向上拔起,使右侧橡胶塞43进入终端底板1,不阻挡右侧挡板41转动,再将左侧侧档杆42向下按,使左侧橡胶塞43阻挡左侧挡板41向内转动,当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右侧挡板41时,右侧挡板41向内转动,使空气经过右侧的集风通道44进入窄风道45然后吹向大叶片26,使其逆时针转动,再经过左侧的集风通道44吹向左侧的挡板41,使其向外转动,大叶片26逆时针转动带动转动柱24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叶片2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管22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一储液箱21流向第二储液箱23,当第二储液箱23内部冷却液多于第一储液箱21内部的冷却液时,整个装置中心偏向左侧,终端底板1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转动杆32转向左侧,装置右侧翘起,增大通风量,起到除汗、散热效果,当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左侧挡板41时,左侧挡板41被左侧橡胶塞43阻挡,无法转动,空气无法进入装置内部。一段时间后,佩戴者将左侧档杆42向上拔起,使左侧橡胶塞43进入终端底板1,不阻挡左侧挡板41转动,再将右侧侧档杆42向下按,使右侧橡胶塞43阻挡右侧挡板41向内转动,此时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左侧挡板41时,左侧挡板41向内转动,使风经过左侧的集风通道44进入窄风道45然后吹向大叶片26,使其顺时针转动,再经过右侧的集风通道44吹向右侧的挡板41,使其向外转动,大叶片26顺时针转动带动转动柱24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小叶片2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管22内部的冷却液从第二储液箱23流向第一储液箱21,当第二储液箱23内部冷却液少于第一储液箱21内部的冷却液时,整个装置中心偏向右侧,终端底板1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转动杆32转向右侧,装置左侧翘起,增大通风量,起到除汗、散热效果,当佩戴者胳膊晃动以及自然风力带动空气吹向右侧挡板41时,右侧挡板41被右侧橡胶塞43阻挡,无法转动。
32.冷却液在输送管22内部流动时,会吸收装置本身和佩戴者胳膊的热量,冷却液升温,当冷却液流经输送管22底部弯管时,由于底部弯管位于装置底部且处于装置外部,不易被阳光照射且与空气接触较好,佩戴者晃动产生的风会带走冷却液的热量,冷却液降温。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底板(1)、冷却机构(2)、穿戴机构(3)和动力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底板(1)中部贯穿安装有冷却机构(2),所述冷却机构(2)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4),所述终端底板(1)一侧安装有穿戴机构(3);所述穿戴机构(3)包括固定块(31)、转动杆(32)、第一转动块(33)、第二转动块(34)、弹性绳(35)、气囊(36)、孔(37)、连接块(38)和魔术贴(39),所述终端底板(1)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31),两个所述固定块(31)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外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块(33)和第二转动块(34),所述第一转动块(33)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35),两个所述弹性绳(35)相近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8),所述连接块(38)与气囊(36)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气囊(36),所述第二转动块(34)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35),两个所述弹性绳(35)相近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8),所述连接块(38)与气囊(36)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气囊(36),两个所述连接块(38)相离一侧均安装有若干连接块(38),相邻所述连接块(38)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绳(35)和一个气囊(36),所述气囊(36)一侧开设有若干孔(37),所述连接块(38)中位于两端的相离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魔术贴(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第一储液箱(21)、输送管(22)、第二储液箱(23)、转动柱(24)、小叶片(25)和大叶片(26),所述终端底板(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23),所述第一储液箱(21)和第二储液箱(23)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管(22),所述输送管(22)中部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柱(24),两个所述转动柱(24)外侧壁上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叶片(25),两个所述转动柱(24)外侧壁下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大叶片(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挡板(41)、档杆(42)、橡胶塞(43)、集风通道(44)、窄风道(45)和凹槽(46),所述终端底板(1)两对称侧均转动安装有挡板(41),所述终端底板(1)一侧活动安装有两个档杆(42),两个所述档杆(42)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塞(43),所述终端底板(1)中部开设有两个集风通道(44),一个所述终端底板(1)中部开设有窄风道(45),所述终端底板(1)中部开设有两个凹槽(4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33)和第二转动块(34)无重叠,所述孔(37)位于气囊(36)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输送管(22)部分裸露在终端底板(1)底部,两个所述转动柱(24)一端均转动安装在凹槽(46)底部,所述小叶片(25)位于输送管(22)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风道(45)与两个集风通道(44)相连通,所述大叶片(26)的大部分位于凹槽(46)中部,所述大叶片(26)的小部分位于窄风道(45)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2)与第一储液箱(21)、第二储液箱(23)的连接口均位于第一储液箱(21)、第二储液箱(23)的一侧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底板、冷却机构、穿戴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终端底板中部贯穿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一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终端底板一侧安装有穿戴机构。所述穿戴机构包括固定块、转动杆、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弹性绳、气囊、孔、连接块和魔术贴,所述终端底板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近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本发明采用了穿戴机构,气囊被拉伸时,从孔吸入空气,大臂直径变小,从而带动穿戴机构向内收缩,从而导致相邻连接块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使弹性绳和气囊被压缩,气囊被压缩时,其内部空气从孔被挤出,吹向胳膊,达到除汗、散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金翔 曹乾坤 陈勇 李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翔
技术研发日:2022.04.0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1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