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5  129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维护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2.一些核电目前采用的反应堆为压水堆,堆芯内一般设置有157根燃料组件,其中内插件为控制棒的燃料组件69根,用于控制反应堆功率。每次堆芯换料都需要将一部分内插件类型为控制棒的燃料组件替换,因此每次内插件为控制棒的燃料组件到厂接收后都需要进行控制棒抽查力试验,以保证内插件为控制棒的燃料组件装入堆芯后控制棒能顺利的实现上拔与下插,从而达到反应堆堆芯功率的控制。
3.中国专利cn105931678a介绍了一种内插束棒型控制棒的燃料组件,主要解决了现有具有十字形通道的燃料组件均不能同时满足堆芯顶部插入和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的问题。内插束棒型控制棒的燃料组件包括呈2
×
2的方式排列的四个单元组件,该四个单元组件的壁面构成十字形通道,该十字形通道内设置有紧密排列且便于控制棒插入的导向管。
4.中国专利cn110853770b公开了一种基于正六角形燃料组件,在正六角形燃料组件中心处同轴向设置导向管,导向管内同轴向设置控制棒束;六角处均同轴向设置支撑管;侧边与中心处之间同轴向设置若干燃料棒,相邻燃料棒之间的间隙作为冷却剂流道。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的正六角形燃料组件的单流程超临界水冷堆,包括若干正六角形通道,若干正六角形通道相互邻接后呈蜂窝状整体式结构,蜂窝状整体式结构外设置金属反射层;所述正六角形通道用于装入正六角形燃料组件。
5.上述两个专利均公开了核电站内插件为控制棒的燃料组件结构。一般而言,内插件为控制棒的燃料组件包括:燃料组件,在燃料组件上设置有管座,管座上有导向管,控制棒棒束通过星型格架固定,即,控制棒以组件的形式存在,一般而言,控制棒组件全长1687mm,棒束长1455mm,棒束细长,导致棒束在进入燃料组件上导向管时困难,需要至少两人在控制棒组件下落过程中对棒束进行扶持,工作效率低,严重制约了燃料接收工作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过程中,在控制棒组件下落到燃料组件的导向管过程中,需要采用人工对棒束进行扶持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
7.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抽查力实验时棒束能够快速进入导向管内,使棒束不会出现分散状态,能够在工作时顺利实现下插,方便工作顺利开展,缩短工作时长。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
包括装置本体,在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所述装置本体的四周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将装置本体定位到燃料组件的管座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的导向孔的数量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数量相同。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的导向孔的位置分布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的空间位置相匹配。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孔为贯穿装置本体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导向孔的上端设有倒角,形成喇叭口形状,以便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快速进入导向孔,进而可以方便的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为一平板状结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的四角为光滑圆角结构。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由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聚乙烯材料质地柔软,易于加工,方便易得。同时,主要用于防止控制棒组件在与导向装置接触时造成划伤。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的尺度为:长214mm,宽214mm,厚20mm。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的四角处设置有支座,所述定位销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其中三个支座上。通过设置三个定位销,可以防止装置本体在燃料组件的管座上位置偏移,进而保证装置本体上开设的导向孔的位置分布与燃料组件的导向管的空间位置相匹配。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9.装置本体由质地软的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主要用于防止控制棒组件在与导向装置接触时造成划伤。
20.导向孔主要是为了方便快捷的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
21.定位销的作用是为导向装置定位,如果没有定位销实现最终定位可能会导致该工具落座时方向倒置,影响最终实验。
22.导向孔上端形成喇叭口形状,通过喇叭口式导向实现控制棒棒束进入燃料组件中。
23.该导向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可靠性强等特点,该装置的使用,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1中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1中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导向孔2,所述导向孔2用于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所述装置本体1的四周还设有定位销3,所述定位销3用于将装置本体1定位到燃料组件的管座上。
29.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的导向孔2的数量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数量相同。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的导向孔2的位置分布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的空间位置相匹配。所述导向孔2为贯穿装置本体1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导向孔2的上端设有倒角,形成喇叭口形状,以便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快速进入导向孔2,进而可以方便的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
30.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1为一平板状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的四角为光滑圆角结构。所述装置本体1由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聚乙烯材料质地柔软,易于加工,方便易得。同时,主要用于防止控制棒组件在与导向装置接触时造成划伤。所述装置本体1的尺度为:长214mm,宽214mm,厚20mm。
31.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支座4,所述定位销3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其中三个支座4上。通过设置三个定位销3,可以防止装置本体1在燃料组件的管座上位置偏移,进而保证装置本体1上开设的导向孔2的位置分布与燃料组件的导向管的空间位置相匹配。
32.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由质地软的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主要用于防止控制棒组件在与导向装置接触时造成划伤。导向孔主要是为了方便快捷的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定位销的作用是为导向装置定位,如果没有定位销实现最终定位可能会导致该工具落座时方向倒置,影响最终实验。导向孔上端形成喇叭口形状,通过喇叭口式导向实现控制棒棒束进入燃料组件中。
33.该导向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可靠性强等特点,该装置的使用,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34.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在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导向孔(2),所述导向孔(2)用于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所述装置本体(1)的四周还设有定位销(3),所述定位销(3)用于将装置本体(1)定位到燃料组件的管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的导向孔(2)的数量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的导向孔(2)的位置分布与控制棒组件的棒束的空间位置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2)为贯穿装置本体(1)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导向孔(2)的上端设有倒角,形成喇叭口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为一平板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四角为光滑圆角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由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尺度为:长214mm,宽214mm,厚2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支座(4),所述定位销(3)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其中三个支座(4)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三个定位销(3),保证装置本体(1)上开设的导向孔(2)的位置分布与燃料组件的导向管的空间位置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站燃料组件控制棒抽插力实验用控制棒组件导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在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用于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装置本体的四周还设有定位销,定位销用于将装置本体定位到燃料组件的管座上。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由质地软的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主要用于防止控制棒组件在与导向装置接触时造成划伤。导向孔主要是为了方便快捷的将控制棒组件的棒束导入燃料组件的导向管内。定位销的作用是为导向装置定位。导向孔上端形成喇叭口形状,通过喇叭口式导向实现控制棒棒束进入燃料组件中。该导向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可靠性强等特点,该装置的使用,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姜琳 薛思雄 郭金龙 李名 韩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1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