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allin2023-04-05  112


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及使用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态反应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例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鼻炎在人群中发病率可达10%—40%,甚至更高,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鼻炎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疗效较差,而且很多治疗方法还存在一些弊端。
3.现有医疗技术治疗鼻炎,目前西医领域治疗鼻炎常用四类药,第一鼻喷激素,优点是局部用药,药效相对持久,缺点是会引起鼻腔干燥,鼻腔少许出血,鼻腔过敏等。第二是口服抗白三烯药,优点是对鼻塞症状疗效突出,副作用少,用药方便,缺点是价位相对高一些。第三是抗组胺药,优点是单纯使用鼻喷激素效果不理想,可以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缺点是嗜睡,药效略差。第四是口服二代抗组胺药,优点是口服易吸收,起效迅速,价格便宜服用方便,缺点是部分患者会产生轻微的嗜睡。目前治疗鼻炎的西药治标不治本,很难全愈。
4.中草药是祖国的瑰宝,利用中草药治疗鼻炎历史悠久,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经典方剂苍耳子散出自《济生方》卷五,辛夷仁半两,苍耳子两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晒干,为细末,每服两钱,食后用葱、茶清调下,功效:疏风止痛、通利鼻窍;主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但经典方剂苍耳子散需要注意的是苍耳子散具有一定的毒性,苍耳子有小毒,所以在临床使用时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讷河市忠海中医医院闫锡玉副主任中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经典方略发明了一种新的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并采用鼻塞上药的使用方法,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极小,医疗风险小,标本兼治,简便易行,非常适合普通患者使用,很有推广价值,为更多的鼻炎患者解决痛苦,提供福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及使用方法,用传统的苍耳子散为基础方,按照证型加味后粉末,外用塞鼻,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极小。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包括苍耳子(炒焦去刺)13g、辛夷9g、白芷10g、薄荷20g、夏枯草10g、冰片3g、细辛3g、鹅不食草10g、桂枝6g、皂角3g和牛蒡子6g。
7.使用方法:将上述11味药粉成极细末,过筛,装入密闭的瓶中保存备用。使用时根据患者鼻孔的外型和大小、病情轻重,取约1-2g左右的药末用4cm
×
5cm的消毒纱布卷为药栓,用7号手术结扎线捆扎纱布形成中药栓,末端预留5-6cm左右的一段丝线,以便能在结束后拉出中药栓,中药栓捆扎不要太紧,在鼻腔内塞入不要太深、不要太紧,可使中药栓能根据鼻腔孔的不同形状而适应改变。
8.上药过程:先用棉签沾盐水清洗双侧鼻腔3-5次,中药栓浸润盐水中2-3秒后,药栓
略湿润,慢慢塞入症状较重侧鼻孔,塞入深度以即将打喷嚏为适,另一侧如法塞入。塞入药栓后患者会出现流眼泪、想打喷嚏、流鼻涕甚至轻微牙疼,属于正常用药反应。
9.本方剂有宣肺、通窍、疏风、祛湿、化浊等功效,诸药同用,效果极佳。
10.本方剂中成分的药效如下:苍耳子:苍耳子性温,味苦、辛,有毒性,归肺经。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还可以治疗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等,可以内服或者外用均可。是治疗鼻渊的首选药。
11.辛夷:味辛性温,有疏风散寒,宣通鼻窍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常见于感冒初期,可以配伍防风、白芷、川芎等疏风散寒通窍。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等。
12.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13.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薄荷的性味是辛、凉的,归肺经和肝经。薄荷的功效主要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满等。
14.夏枯草:夏枯草苦、辛而寒,归肝胆经,主要的作用是清火、明目、散结、消肿,因为是苦寒的,一定会治疗火热性的疾病,在临床中用于肝胆经的火性上延导致的目赤肿痛、头晕眼花以及瘿瘤、瘰疬,也就是说现在淋巴结的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的病症。
15.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冰片的性味是辛、苦、微寒的,归心经、脾经和肺经。冰片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6.细辛,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作用,可以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头痛或者身体疼痛比较明显的。细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17.鹅不食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和解毒的功效,主要治疗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痈疮肿毒等等病症。此药味辛、性温,比较温和,也就是用起来相对安全,主要归肺经,所以有通鼻窍、止咳等等功效。
18.桂枝:中药桂枝的功效主要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还可以用于风寒感冒、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引起的疼痛等。因为它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效果。
19.皂角:是一个辛温而微毒的药,它有祛风痰、除湿毒、杀虫的功用。皂角可以治疗口眼歪斜,治疗风痰上扰出现的头疼、咳嗽、咳痰、咳喘这样的疾病。另外,它可以治疗肠痈、便毒。
20.牛蒡子:来源于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的性味是辛、苦、寒,归肺经和胃经,功效与作用是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和痈肿疮毒。牛蒡子辛散苦泄,升散之中又有清降之性,入肺经能疏散风热,常用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同时牛蒡子清泄透散,又能治疗麻疹不透,还可以散风止痒。
21.本方剂中: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为君药,有通鼻窍止痛,对鼻渊,头痛,鼻鼽,鼻塞不通,流鼻涕,不闻香臭,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22.白芷,细辛,冰片为臣药,有消肿,通窍止痛,善走窜,开窍醒神,防腐止痒,生肌,辅
助君药加强对鼻塞,鼻渊,流鼻涕,各种鼻炎提高了疗效,又加强通鼻窍走窜,对鼻息肉,鼻痒又有一定的疗效。
23.夏枯草,牛蒡子为佐药,有清肝火降血压,散肿,对鼻粘膜有消肿作用,又因肝火上炎血压升高,引起鼻内出血的治疗有止血作用。又对君药臣药辛温过盛有抑制和降低作用。
24.桂枝,薄荷,皂角为使药,有轻扬升浮,调和营卫,温通经脉,通窍开窍,此使药能够把君臣佐药物引领到达特定病所,使药物发挥所有的疗效。又能调和以上诸药各种药性,增强提高疗效,通鼻窍善走窜等功效。
25.药方的独特创造性在于:1、传承古方,在苍耳子散基础上,根据鼻炎各种病症,增加了相应的药物配伍,系统科学的达到标本兼治;2、传统的鼻炎散、鼻炎膏,上药方式不适宜,不能直达病灶,影响疗效,本发明采用鼻塞法治疗鼻炎,药效持久,简单方便,虹吸引流,价格适中,老百姓承受得起。
26.使用原理:我院在多年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反复摸索、反复实验、不断更改,最终固定为此方,用传统的苍耳子散为基础,发明中药鼻栓塞入治鼻炎,整体袪除病邪、化湿通窍、清热解毒、局部药物吸收、鼻腔直接引流,融为一体,当中药栓塞入鼻孔中后,接触病灶,首先是湿润的纱布和药末会将鼻腔内残存的分泌物或者发炎部位脓汁吸干,当药末吸入足够的分泌物后,在鼻腔温度作用下分解渗出药液,其药液重新返回鼻腔内,促进鼻粘膜药物吸收,发挥药物局部作用,当药末充分发挥药效后,中药栓吸入的分泌物过多而饱合时,因虹吸原理,使多余的分泌物、渗出物顺结扎线流出鼻腔,起到引流治疗作用,从而使鼻腔内的各鼻窦粘膜的炎症得以有效清除。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用传统的苍耳子散为基础方,按照证型加味后粉末,外用鼻塞上药,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极小。药剂成分常见,购买方便、加工炮制省时省力,毒副作用少,生物利用率高,不用开刀、不用手术、不用住院,随治随走,省去了煎药和服药,患者方便,适合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28.本发明由闫锡玉(副主任中医师),结合临床医疗50多年经验最终确定,治愈鼻炎患者近万人,实践出真知,秉承传统弘扬国粹,期待赋予古方新生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包括苍耳子(炒焦去刺)13g、辛夷9g、白芷10g、薄荷20g、夏枯草10g、冰片3g、细辛3g、鹅不食草10g、桂枝6g、皂角3g和牛蒡子6g。
30.使用方法:将上述11味药粉成极细末,过筛,装入密闭的瓶中保存备用。使用时根据患者鼻孔的外型和大小、病情轻重,取约1-2g左右的药末用4cm
×
5cm的消毒纱布卷为药栓,用7号手术结扎线捆扎纱布形成中药栓,末端预留5-6cm左右的一段丝线,以便能在结束后拉出中药栓,中药栓捆扎不要太紧,在鼻腔内塞入不要太深、不要太紧,可使中药栓能根据鼻腔孔的不同形状而适应改变。
31.上药过程:先用棉签沾盐水清洗双侧鼻腔3-5次,中药栓浸润盐水中2-3秒后,药栓略湿润,慢慢塞入症状较重侧鼻孔,塞入深度以即将打喷嚏为适,另一侧如法塞入。
32.实施例1患者王某,2022年3月初诊,鼻镜下,右侧鼻腔内鼻甲肥大,冷空气过敏史,自感鼻塞,流涕,头痛,上药一周后 鼻道通畅,右侧鼻甲症状明显好转,两周后基本痊愈。
33.实施例2鼻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等。2022年3月,9岁患儿李xx 单纯性鼻炎,孩子来医院就诊时,一直流黄鼻涕,鼻腔异物感, 疼痛,该病是由于急性炎症感染导致的鼻甲黏膜充血、水肿,引起鼻塞,鼻塞呈交替性改变,在治疗上,急性鼻炎西医方面需要对症抗炎治疗,口服消炎药,比如头孢克肟或者阿莫西林,鼻腔用达芬霖喷雾剂局部外用,大约10天才可以痊愈。该患儿上我院鼻塞药三天后 症状好转,可以正常上学生活,一周痊愈。
34.实施例32020年,65岁患者宫某,患肥厚性鼻炎。该病是由于反复的单纯性鼻炎发作,引起的双侧鼻甲持续增生,患者就诊时 出现鼻塞,呈双侧持续性加重。2019年在齐齐哈尔市医院耳鼻喉科微创术后,缓解半年,2020年通过朋友介绍来我院治疗,持续上药4周后,症状极大改善,上药6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后续随访,疗效稳定。
35.实施例42021年4月,患者赵某,药物性鼻炎,初诊时自述 有10多年用药史,能买的鼻炎喷剂几乎都用了,效果时好时坏,去年开始,嗅觉明显减退 鼻腔内干燥,鼻塞,分泌物变多,鼻后滴漏,出现“多用减效”现象,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我院治疗,持续上药3周后,双侧鼻孔通气通畅很多,鼻涕减少,疗效患者比较认可,上药6周 嗅觉明显改善,上药8周后 患者初诊时症状基本消退。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苍耳子(炒焦去刺)13g、辛夷9g、白芷10g、薄荷20g、夏枯草10g、冰片3g、细辛3g、鹅不食草10g、桂枝6g、皂角3g和牛蒡子6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的使用方法为:将上述11味药粉成极细末,过筛,装入密闭的瓶中保存备用,使用时根据患者鼻孔的外型和大小、病情轻重,取约1-2g左右的药末用4cm
×
5cm的消毒纱布卷为药栓,用7号手术结扎线捆扎纱布形成中药栓,末端预留5-6cm左右的一段丝线,以便能在结束后拉出中药栓,中药栓捆扎不要太紧,在鼻腔内塞入不要太深、不要太紧,可使中药栓能根据鼻腔孔的不同形状而适应改变;上药过程:先用棉签沾盐水清洗双侧鼻腔3-5次,中药栓浸润盐水中2-3秒后,药栓略湿润,慢慢塞入鼻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剂及使用方法,包括苍耳子(炒焦去刺)13g、辛夷9g、白芷10g、薄荷20g、夏枯草10g、冰片3g、细辛3g、鹅不食草10g、桂枝6g、皂角3g和牛蒡子6g。将上述11味药粉成极细末,过筛,装入密闭的瓶中保存备用。外用塞鼻,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极小,医疗风险小,标本兼治,简便易行,非常适合普通患者使用,很有推广价值。很有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闫锡玉 闫忠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讷河市忠海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1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