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及其重启电路。
背景技术:2.车载定位终端又叫车载定位仪,也可以叫车载定位器,顾名思义就是装在车上的定位仪,被广泛用于公交车、货运车辆、出租车等的定位、防盗、监控、调度。
3.现有的车载定位终端通常是直接与车体进行安装连接,存在颠簸碰撞的风险,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及其重启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定位终端通常是直接与车体进行安装连接,存在颠簸碰撞的风险,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所述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包括终端外壳、树莓派主板、天线和减振盒,所述终端外壳设置于所述减振盒的内部,所述树莓派主板设置于所述终端外壳的内部,所述天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电性连接,并位于所述终端外壳的顶端,所述减振盒包括盒体、顶盖、阻尼减振板和定位杆,所述阻尼减振板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顶盖与所述盒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上方,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杆分别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所述终端外壳分别与每个所述定位杆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阻尼减振板的上方,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天线口。
6.利用所述定位杆限制所述终端外壳的位置,所述阻尼减振板用于支撑所述终端外壳,一旦发生振动,阻尼液的阻力较大,振动的动能被阻尼液吸收,进而减小了所述终端外壳的振动。
7.其中,所述阻尼减振板包括硬板和橡胶板,所述硬板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底壁,所述橡胶板与所述硬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硬板的上方。
8.所述硬板用于支撑所述橡胶板,利用所述橡胶板的弹性对所述终端外壳的振动进行缓冲。
9.其中,所述橡胶板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所述橡胶板的内部设置有阻尼液,并填充于所述储液槽内。
10.通过阻尼液吸收振动的动能,进而减小了所述终端外壳的振动。
11.其中,所述橡胶板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终端外壳与所述橡胶板卡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12.通过所述定位槽限制所述终端外壳的位置,便于安装时进行定位。
13.其中,每个所述定位杆均包括固定筒、弹簧和接触头,所述固定筒与所述盒体固定
螺钉、423-橡胶杆、43-阻尼减振板、431-硬板、432-橡胶板、433-储液槽、434-定位槽、44-定位杆、441-固定筒、442-弹簧、443-接触头、45-天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所述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包括终端外壳1、树莓派主板2、天线3和减振盒4,所述终端外壳1设置于所述减振盒4的内部,所述树莓派主板2设置于所述终端外壳1的内部,所述天线3与所述树莓派主板2电性连接,并位于所述终端外壳1的顶端,所述减振盒4包括盒体41、顶盖42、阻尼减振板43和定位杆44,所述阻尼减振板43与所述盒体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41的底部,所述顶盖42与所述盒体41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41的上方,所述定位杆44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杆44分别与所述盒体41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盒体41的内侧壁,所述终端外壳1分别与每个所述定位杆44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4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阻尼减振板43的上方,所述顶盖42的顶端设置有天线口45。
32.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定位杆44对所述终端外壳1的侧壁进行限位,使得所述终端外壳1不会左右横移,所述顶盖42对所述终端外壳1的顶端进行支撑,防止所述终端外壳1弹出所述减振盒4,所述阻尼减振板43内设置有阻尼液,并支撑所述终端外壳1,一旦发生振动,阻尼液的阻力较大,振动的动能被阻尼液吸收,进而减小了所述终端外壳1的振动,通过上述结构,利用所述定位杆44限制所述终端外壳1的位置,所述阻尼减振板43进行减振,从而增加车载定位终端的安全性。
33.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减振板43包括硬板431和橡胶板432,所述硬板431与所述盒体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41的内底壁,所述橡胶板432与所述硬板4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硬板431的上方;所述橡胶板432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433,所述橡胶板432的内部设置有阻尼液,并填充于所述储液槽433内;所述橡胶板432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434,所述终端外壳1与所述橡胶板432卡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槽434的上方;每个所述定位杆44均包括固定筒441、弹簧442和接触头443,所述固定筒441与所述盒体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41的内侧壁,所述弹簧442设置于所述固定筒441的内部,所述接触头443与所述弹簧44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筒441的外侧。
3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定位槽434限制所述终端外壳1的位置,便于安装时进行定位,所述硬板431用于支撑所述橡胶板432,利用所述橡胶板432的弹性对所述终端外壳
1的振动进行缓冲,通过阻尼液吸收振动的动能,进而减小了所述终端外壳1的振动;当所述终端外壳1发生振动时,所述弹簧442受力后变形,利用自身的弹性抵消所述终端外壳1受到的冲击力。
35.进一步的,所述顶盖42包括板体421和螺钉422,所述板体421设置于所述盒体41的上方,所述螺钉42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螺钉422分别与所述板体421和所述顶盖42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板体421和所述顶盖42之间;所述顶盖42还包括橡胶杆423,所述橡胶杆423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橡胶杆423分别与所述板体421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板体421和所述终端外壳1之间。
36.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螺钉422对所述板体421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橡胶杆423对所述终端外壳1的顶端进行支撑,防止所述终端外壳1弹出所述定位槽434。
37.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定位车载终端重启电路,采用上述所述的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所述定位车载终端重启电路包括开关k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和控制器u1,所述开关k1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in电性连接,所述开关k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电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vou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vou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k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开关k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u1电性连接。
3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容c1、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组成可自动恢复的电路,通过所述控制器u1控制所述开关k1,在供电恢复后,达到自动重启的效果。
3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包括终端外壳、树莓派主板、天线和减振盒,所述终端外壳设置于所述减振盒的内部,所述树莓派主板设置于所述终端外壳的内部,所述天线与所述树莓派主板电性连接,并位于所述终端外壳的顶端,所述减振盒包括盒体、顶盖、阻尼减振板和定位杆,所述阻尼减振板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顶盖与所述盒体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上方,所述定位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杆分别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所述终端外壳分别与每个所述定位杆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阻尼减振板的上方,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天线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振板包括硬板和橡胶板,所述硬板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底壁,所述橡胶板与所述硬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硬板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所述橡胶板的内部设置有阻尼液,并填充于所述储液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终端外壳与所述橡胶板卡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杆均包括固定筒、弹簧和接触头,所述固定筒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所述接触头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筒的外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板体和螺钉,所述板体设置于所述盒体的上方,所述螺钉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螺钉分别与所述板体和所述顶盖螺纹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板体和所述顶盖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包括橡胶杆,所述橡胶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橡胶杆分别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板体和所述终端外壳之间。8.一种定位车载终端重启电路,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车载终端重启电路包括开关k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和控制器u1,所述开关k1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in电性连接,所述开关k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电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vou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vou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k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开关k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u1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莓派定位车载终端及其重启电路;终端外壳设置于减振盒的内部,天线与树莓派主板电性连接,减振盒包括盒体、顶盖、阻尼减振板和定位杆,阻尼减振板位于盒体的底部,顶盖与盒体拆卸连接,并位于盒体的上方,多个定位杆与盒体固定连接,并均位于盒体的内侧壁,终端外壳分别与每个定位杆活动连接,并位于盒体的内部,顶盖的顶端设置有天线口,利用定位杆限制终端外壳的位置,阻尼减振板用于支撑终端外壳,一旦发生振动,阻尼液的阻力较大,振动的动能被阻尼液吸收,进而减小了终端外壳的振动。进而减小了终端外壳的振动。进而减小了终端外壳的振动。
技术研发人员:李雯 何伟锋 徐建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0.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