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及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2.液晶显示器由玻璃前盖板、液晶面板、背光模组、玻璃背板等组合而成,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中背光源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光学膜片构成了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由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时,光线会先通过下偏振片向上透出,不同的液晶面板这个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机理将光线转变偏振方向。接下来光线接触到彩色滤光片产生颜色,最后入射到上偏振片。在被液晶转变偏振方向后,有部分光线可以出射,有部分会被吸收。整个液晶面板上每一个像素都可以分别决定出射光线的强度,从而产生图像。
3.玻璃导光板时导光板中的一种,其制作一般是将网点油墨呈点状阵列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当侧入式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网点油墨上,利用网点油墨的光反射、折射作用,达到出光面光线均匀的技术效果。现有技术的网点油墨,普遍存在粘接性差,容易脱落,光发散效果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可与量子点粉体混合后,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固化后不容易脱落,印刷后形成一层致密性良好的导光油墨层,制得的玻璃导光板适用于液晶显示器中,具有良好的导光效果,光线发散性强,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出光面的光线均匀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6.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所述网点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混合而成;
7.所述第一组分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附着力促进剂、防沉淀剂、消泡剂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
8.所述第二组分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
9.所述第三组分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
10.所述第四组分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
11.具体的,所述扩散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按照质量比1.5~2:1:1.5~2:1混合而成。
12.具体的,所述第一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附着力促进剂、防沉淀剂、消泡剂按照质量比10:0.5~1.5:0.1~0.2:0.1~0.2:0.1~0.2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
13.具体的,所述第二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按照质量比10:0.5~1.5:0.1~0.2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
14.具体的,所述第三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按照质量比8:0.5~1.5:0.1~0.2:0.5~2.5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
15.具体的,所述第四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按照质量比8:0.5~1.5:0.2~0.7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
16.具体的,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水性氯化聚烯烃树脂,所述防沉淀剂选自二氧化硅气凝胶、氢化蓖麻油、硬脂酸铝及聚乙烯蜡中的一种。
17.具体的,所述有机改性膨润土是利用硬脂酸类脂肪酸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处理后制成。
18.具体的,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矿物油、硅聚醚、聚酯、高碳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9.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网点油墨和量子点粉体按照100:5~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料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印刷厚度为5-15μm,印刷层呈点状阵列分布,印刷后得到玻璃导光板。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的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可与量子点粉体混合后,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第一组分、第二组分中含有强粘性的氯醋树脂,印刷固化后形成的油墨漆膜粘结性强,不容易脱落,印刷后形成一层致密的导光油墨层,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够避免了量子点粉体因水气以及氧气的侵蚀而失效,制得的玻璃导光板适用于液晶显示器中,具有良好的导光效果,光线发散性强,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出光面的光线均匀性;
22.2.增加了有机改性膨润土,提升了配方中各组分的分散性,而且有机改性膨润土是利用硬脂酸类脂肪酸对钠基膨润土改性处理制得,具有优异的耐温型;
23.3.第四组分中具有少量荧光粉,荧光粉在受到led光源的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led光源照射后,再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在夜间或者黑暗场景应用中,仍能看到屏幕表面微弱的光,方便用户辨别液晶显示屏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5.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按照质量比2:1:2:1混合而成;其中,第一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水性氯化聚烯烃树脂、聚乙烯蜡、硅聚醚按照质量比10:1:0.1:0.1:0.1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第二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按照质量比10:1:0.1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第三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按照质量比8:1:0.1:1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制作方法如下:将8g硬脂酸溶解于10ml乙醇中,得到硬脂酸溶液;在搅拌容器中加入500g钠基膨润土,加入50ml水,搅拌,然后加入70g季铵盐,搅拌均匀后,升温至100℃,密闭反应30min;加入硬脂酸溶液,搅拌;下料、烘干得耐温性良好的有机改性膨润土;第四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按照质量比8:1:0.3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其中荧光粉的粒径为5~50μm。
26.将上述网点油墨和量子点粉体按照100:5~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料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印刷厚度为5-15μm,印刷层呈点状阵列分布,印刷后得到玻璃导光板,印刷层按照《gb/t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附着力测试,测试结果记录在表1上,准备led光源、玻璃扩散板、液晶屏、玻璃背板以及本实施例制成的玻璃导光板等部件,按常规手段安装,制作成液晶显示屏;通电后,测试液晶显示屏各位置的屏幕亮度,测试结果记录在表2上。
27.上述量子点粉体是红色和绿色量子点荧光粉的聚合物,红色和绿色量子点均是极其微小的无机液态纳米晶体,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为球形结构,稳定直径在2~10nm;球形量子点多采用核壳结构,用无机包覆层对核表面进行钝化或包覆,形成的核/壳结构可以增强量子点的抗光氧化能力、提高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受到光的刺激时,量子点便会发出非常纯净的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一般颗粒越小,则会吸收长波发出蓝色,颗粒越大,则会吸收短波发出红色。
28.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按照质量比1.5:1:2:1混合而成;其中,第一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水性氯化聚烯烃树脂、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机硅按照质量比10:1:0.1:0.1:0.1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第二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按照质量比10:1:0.1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第三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按照质量比8:1:0.1:1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制作方法如下:将8g硬脂酸溶解于10ml乙醇中,得到硬脂酸溶液;在搅拌容器中加入500g钠基膨润土,加入50ml水,搅拌,然后加入70g季铵盐,搅拌均匀后,升温至100℃,密闭反应30min;加入硬脂酸溶液,搅拌;下料、烘干得耐温性良好的有机改性膨润土;第四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按照质量比8:1:0.3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其中荧光粉的粒径为5~50μm。
29.将上述网点油墨和量子点粉体按照100:5~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料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印刷厚度为5-15μm,印刷层呈点状阵列分布,印刷后得到玻璃导光板,印刷层按照《gb/t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附着力测试,测试结果记录在表1上,准备led光源、玻璃扩散板、液晶屏、玻璃背板以及本实施例制成的玻璃导光板等部件,按常规手段安装,制作成液晶显示屏;通电后,测试液晶显示屏各位置的屏幕亮度,测试结果记录在表2上。
30.上述量子点粉体是红色和绿色量子点荧光粉的聚合物,红色和绿色量子点均是极其微小的无机液态纳米晶体,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为球形结构,稳定直径在2~10nm;球形量子点多采用核壳结构,用无机包覆层对核表面进行钝化或包覆,形成的核/壳结构可以增强量子点的抗光氧化能力、提高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受到光的刺激时,量子点便会发出非常纯净的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一般颗粒越小,则会吸收长波发出蓝色,颗粒越大,则会吸收短波发出红色。
31.表1附着力测试结果
[0032] 附着力测试结果
实施例11级实施例21级
[0033]
表2屏幕亮度测试结果
[0034][0035]
由上表1的数据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附着力测试结果均为1级,说明本发明的网点油墨在玻璃导光板背光面上固化后其附着力较好。
[0036]
由上表2的数据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屏的屏幕亮度保持在4600~4900cd/m2范围内,说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屏各位置的屏幕亮度比较均匀。
[003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2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组分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附着力促进剂、防沉淀剂、消泡剂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所述第二组分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所述第三组分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所述第四组分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按照质量比1.5~2:1:1.5~2:1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附着力促进剂、防沉淀剂、消泡剂按照质量比10:0.5~1.5:0.1~0.2:0.1~0.2:0.1~0.2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是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按照质量比10:0.5~1.5:0.1~0.2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按照质量比8:0.5~1.5:0.1~0.2:0.5~2.5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分是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按照质量比8:0.5~1.5:0.2~0.7混合后再用分散研磨机研磨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水性氯化聚烯烃树脂,所述防沉淀剂选自二氧化硅气凝胶、氢化蓖麻油、硬脂酸铝及聚乙烯蜡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改性膨润土是利用硬脂酸类脂肪酸对钠基膨润土进行改性处理后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矿物油、硅聚醚、聚酯、高碳醇中的一种或几种。10.一种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应用了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网点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网点油墨和量子点粉体按照100:5~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料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印刷厚度为5-15μm,印刷层呈点状阵列分布,印刷后得到玻璃导光板。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导光板用网点油墨及玻璃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所述网点油墨是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第四组分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组分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附着力促进剂、防沉淀剂、消泡剂经过混合而成;所述第二组分由氯醋树脂、光油树脂、钛白粉经过混合而成;所述第三组分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增白剂、有机改性膨润土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所述第四组分由聚酯树脂、光油树脂、荧光粉经过混合、研磨后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网点油墨,与量子点粉体混合后,印刷在玻璃导光板的背光面上,固化后不容易脱落,印刷后形成一层致密性良好的导光油墨层,制得的玻璃导光板适用于液晶显示器中,具有良好的导光效果,光线发散性强。强。
技术研发人员:辜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思而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