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7  11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顶煤液压支架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


背景技术:

2.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移后溜千斤顶放置在支架底座外部侧面,用于连接支架和后部刮板输送机。使用时,其通过移后溜千斤顶的伸出、收回动作拉动后部刮板运输机前进,由于相邻两支架之间无法很好地封闭顶板,移后溜千斤顶在伸出状态时,活塞杆表面经常被从顶板上掉落的矸石或破碎煤块砸伤,活塞杆被砸伤后,砸伤部位镀层受到破坏,会造成镀层凹坑、脱落、开裂等现象,失去防腐性能,引起活塞杆锈蚀。更进一步地,在镀层凹坑、脱落、开裂、锈蚀的情况下,移后溜千斤顶做伸出、收回动作将快速损坏活塞杆的密封,直至上腔漏液,严重时,移后溜千斤顶会由于不能收回而失效。而且煤矿井下千斤顶更换困难,失效后如不及时更换,将会影响刮板机前进,造成工作面停产,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镀层不易砸损、可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的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套设在所述缸体外部的保护缸筒,所述保护缸筒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的颈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附近,所述保护缸筒随着所述活塞杆同步伸缩。
6.基于上述,所述缸体外侧壁光滑设置,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连接有与所述缸体外侧壁贴合的环形防尘护罩。
7.基于上述,所述环形防尘护罩的内壁对应所述缸体外侧壁开设有防尘槽和导向环槽,所述防尘槽内设置有防尘圈,所述导向环槽内设置有导向环,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与所述环形防尘护罩螺纹连接。
8.基于上述,所述活塞杆的颈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外壁与所述保护缸筒的前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前端对应所述保护缸筒前端面设置有挡尘檐。
9.基于上述,该移后溜千斤顶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均开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头部。
10.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缸体外部套设所述保护缸筒,所述保护缸筒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故能够随着所述活塞杆同步伸缩,由于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附近,故无论所述活塞杆伸出多长,所述保护缸筒均能将其完全覆盖,防止从顶板上掉落的矸石或破碎煤块砸伤所述活塞杆,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其具有设计科学、镀层不易砸损、可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的优点。
1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防尘护罩与所述缸体光滑的外侧壁能够完全配合,起到防止煤尘进入所述保护缸筒的作用,从而杜绝煤尘从后端进入并逐渐到达所述活塞杆的情况,进一步延长其寿命;所述防尘圈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防尘效果,所述导向环的设置使所述环形防尘护罩滑动更顺畅;所述连接套方便了所述保护缸筒的安装,所述挡尘檐可避免煤尘进入螺纹连接处,延长此处的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防尘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缸体;2. 活塞杆;3. 保护缸筒;4. 连接套;5. 环形防尘护罩;6. 防尘槽;7. 导向环槽;8. 防尘圈;9. 导向环;10. 挡尘檐;11. 进液孔;12. 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如图1-4所示,一种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包括缸体1、活塞杆2和套设在所述缸体1外部的保护缸筒3,所述活塞杆2的颈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外壁与所述保护缸筒3的前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缸筒3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2的末端附近,从而所述保护缸筒3能够随着所述活塞杆2同步伸缩。
19.为了避免煤尘从末端进入所述保护缸筒3,所述缸体1外侧壁光滑设置,所述保护缸筒3的末端连接有与所述缸体1外侧壁贴合的环形防尘护罩5,具体地,所述环形防尘护罩5的内壁对应所述缸体1外侧壁开设有防尘槽6和导向环槽7,所述防尘槽6内设置有防尘圈8以保证防尘效果,所述导向环槽7内设置有导向环9以提高滑动的顺畅性,所述保护缸筒3的末端与所述环形防尘护罩5螺纹连接。由于缸体1必须能够与所述保护缸筒3相互配合,故该移后溜千斤顶的进液孔11和出液孔12均只能开设在所述活塞杆1的头部,这样才不会影响环形防尘护罩5沿缸体1外侧壁滑动。
20.为了避免煤尘进入连接套4和保护缸筒3的螺纹连接处,所述连接套4前端对应所述保护缸筒3前端面设置有挡尘檐10。
21.为了保证正常伸缩过程中全方位保护,避免运行过程中,缸体1与保护缸筒3脱离,相关尺寸配合关系为:保护缸筒3的内孔直径>缸体1的外圆直径;设活塞杆2的行程为l1,导向套安装法兰的轴向长度为l2,活塞杆2缩回状态下导向套和连接套4的轴向间隙为l3,连接套4的整体长度为l4,挡尘檐10的轴向长度为l5,保护缸筒3的长度为l6,环形防尘护罩5超出保护缸筒3的长度为l7,缸体1的长度为l8,则l6>l1+l2+l3+l4-l5,且l6+l7<l2+l3+l4-l5+l8,这样即使活塞杆7完全伸出,缸体1和保护缸筒3也不会相互脱离。
22.工作原理:
23.当活塞杆2伸出时,所述保护缸筒3随着所述活塞杆2同步伸出,由于所述保护缸筒3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2的末端附近,故无论所述活塞杆2伸出多长,所述保护缸筒3均能将其完全覆盖,防止从顶板上掉落的矸石或破碎煤块砸伤所述活塞杆3,当活塞杆2缩回
时,环形防尘护罩5可避免煤尘从末端进入,从而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包括缸体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缸体外部的保护缸筒,所述保护缸筒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的颈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附近,所述保护缸筒随着所述活塞杆同步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外侧壁光滑设置,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连接有与所述缸体外侧壁贴合的环形防尘护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防尘护罩的内壁对应所述缸体外侧壁开设有防尘槽和导向环槽,所述防尘槽内设置有防尘圈,所述导向环槽内设置有导向环,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与所述环形防尘护罩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颈部固定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外壁与所述保护缸筒的前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前端对应所述保护缸筒前端面设置有挡尘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该移后溜千斤顶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均开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头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套设在所述缸体外部的保护缸筒,所述保护缸筒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的颈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缸筒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活塞杆的末端附近,所述保护缸筒随着所述活塞杆同步伸缩。该带防护装置的移后溜千斤顶具有设计科学、镀层不易砸损、可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孟贺超 毛孟娜 赵新亚 赵伟方 李瑞鹏 贾铎 刘燕翔 张丽苹 王英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煤机智鼎液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4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