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7  129



1.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


背景技术:

2.电力网中存有很多的谐波干挠,而谐波的干挠会危害自动化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切正常运作,比较严重时候造成电器设备失灵和终止运作,并有将会导致机器设备的毁坏,因而,在变频器三相五线端改装进线电抗器能合理限定来源于电力网中的谐波干挠,因此进线电抗器等到广泛的应用,同时进线电抗器为了提高电抗器的效率以及使用效率,因此需要在电抗器的外圈安装套管线圈,然而现有大多数套管线圈采用的都是装配式,这样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之间为接触式密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如果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出现轻微偏移时,这样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就会形成摩擦,产生过大的机械噪音,同时若为露天放置,这样雨水就很容易渗透至两层套管线圈之间,在加上电压后,两层套管线圈就有可能产生噼噼啪啪的放电声,在机械噪音与放电声作用下容易增加电抗器自身的损耗,使得电抗器漏磁大,造成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之间出现松动幅度持续变大,最后导致进线电抗器所连接结构不平衡,甚至出现烧毁电抗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解决了大多数套管线圈采用的都是装配式,这样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之间为接触式密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如果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出现轻微偏移时,这样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套管线圈与套管线圈就会形成摩擦,产生过大的机械噪音,若为露天放置,这样雨水就很容易渗透至两层套管线圈之间,在加上电压后,就有可能产生噼噼啪啪的放电声的问题。
4.(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包括上铁轭与下铁轭,所述上铁轭与下铁轭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上接触板与三个下接触板,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分别活动套设有外套线圈;外套线圈包括绝缘外套,绝缘外套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连接气泵,绝缘外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槽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延伸槽,延伸槽内滑动连接有与连接槽相吻合的连接限制块,连接限制块的下表面连接有与下侧连接在延伸槽底部内壁上的支撑气囊,下接触板面向外套线圈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与连接槽相吻合的限制块,上接触板面向外套线圈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与连接限制块相吻合的限制槽。
5.优选的,所述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的右侧表面均设置有导电端子,安装支架上镶嵌有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触板以及下接触板对接的铁芯,安装支架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的螺杆,螺杆分别与上接触板以及下接触板螺纹连接,螺杆延伸出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螺帽,有益效果:通过拧动螺帽可以使上接触板与下接触
板之间的间距变短,这样由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达到对外套线圈固定效果。
6.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为h状,有益效果:这样使得安装支架与外套线圈之间形成两个空腔,这样当该电抗器在运转时空腔就具备着散热效果,同时空腔也可使工作人员的放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手部与外套线圈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在对外套线圈套设时方便工作人员手部施加压力,便于对外套线圈安装。
7.优选的,所述外套线圈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对接榫块,安装支架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对接榫块相适配并且分别延伸出安装支架上下两侧表面的对接榫槽,有益效果:保障了外套线圈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安装支架之间滑动的情况,增加了外套线圈安装后的牢固性,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安装支架之间抖动出现噪音的情况,进一步达到降噪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对接榫块设置为圆弧波浪状,有益效果:外套线圈在套设在安装支架上时,降低了对接榫块与对接榫槽之间的对接难度,因此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安装外套线圈时的操作效率,同时圆弧波浪状增加了对接榫块与对接榫槽之间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这样降低了对接榫块沿着对接榫槽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对接榫块在安装时出现卡顿或者卡死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外套线圈套设时的效率。
9.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套内设置有两端分别延伸进连接槽内以及延伸槽内的通气管,通气管位于连接槽内的一端贯穿进连接气泵内,通气管位于延伸槽内的一端贯穿进支撑气囊内,有益效果:通过通气管可以使连接气泵内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气囊中。
10.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套内设置有线芯,线芯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接触弧形板,接触弧形板背对线芯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若干个另一端连接在绝缘外套内壁上的弹性支撑架,外套线圈内腔与弹性支撑架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物,有益效果:这样外套线圈在使用过程中线芯会出现振动时,弹性支撑架对线芯形成缓冲效果,避免了线芯与外套线圈内壁接触导致产生机械噪音。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活动槽内的连接结构相同并且呈镜像的形式设置,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转动连接有接触板,绝缘外套内开设有与活动槽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内置腔,内置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下表面连接有下端贯穿进活动槽内并且与绝缘外套内壁滑动连接的控制拉杆,控制拉杆位于活动槽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接触板远离连接气泵一端上的限制环,活塞的下表面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控制拉杆上并且下端连接在内置腔底部内壁上的复位拉簧,连接气泵内连接有另一端延伸进内置腔内的连通管,连通管延伸进内置腔内的一端位于活塞的下方,有益效果:进一步加强了外套线圈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了两个外套线圈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避免了电抗器出现漏磁的情况。
12.本方案的基础工作原理:第一步:当第一个外套线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下接触板上的限制块延伸进连接槽内,这样限制块对连接气泵形成挤压,使得连接气泵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进入到支撑气囊中,使得支撑气囊膨胀,这样支撑气囊推动连接限制块向上滑动并且上端延伸出外套线圈的上表面;第二步:因此依次再将下一个外套线圈套设在安装支架上,这样凸出的连接限制块延伸进第二个外套线圈内的连接槽,根据上述原理得出第二个外套线圈上的连接限制块同样延伸出,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依次将多个外套线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
第三步:当最后一个外套线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时,将上接触板与安装支架对接时,最后一个外套线圈上凸出的连接限制块与限制槽对接;第四步:当连接气泵受到挤压收缩时,连接气泵内的部分气体由连通管输送至内置腔内,这样使得活塞向上位移并最终与内置腔顶部内壁接触,同时复位拉簧进行拉伸,控制拉杆通过限制环对接触板形成拉扯,因此拉动接触板呈水平状并且接触板面向连接气泵的一侧与连接槽的内壁平齐,当连接限制块完全延伸进连接槽内时,接触板与连接限制块的表面接触;第五步:当两个外套线圈之间快要分离时,连接限制块会向下滑动,这样连接气泵失去部分挤压力进行扩张,连接气泵最先通过连通管对内置腔内气体抽取,因此活塞失去推力使得复位拉簧拉动活塞向下位移,同时控制拉杆会对接触板形成向下推力,因为接触板是以转动块为转动点进行圆弧转动,所以接触板会对连接限制块形成向上撬动的力,使得连接限制块恢复至初始位置。
13.本方案的基础有益效果:增加了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之间对接时的精准度,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之间出现误差导致偏移的情况,这样在电抗器运转时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不会出现震动的情况,避免了外套线圈出现机械噪音的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外套线圈之间的密封性,防止了外部水汽进入到外套线圈内导致出现噪音的情况,使得电抗器使用时达到静音的效果,降低了进线电抗器在运转时自身的损耗,避免了电抗器漏磁的情况,保障进线电抗器所连接结构平衡,以及提高了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人员的影响,避免了噪音音量过大影响到人体健康。
14.(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增加了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之间对接时的精准度,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之间出现误差导致偏移的情况,这样在电抗器运转时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不会出现震动的情况,避免了外套线圈之间摩擦出现机械噪音的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外套线圈之间的密封性,防止了外部水汽进入到外套线圈内导致出现噪音的情况,使得电抗器使用时达到静音的效果,降低了进线电抗器在运转时自身的损耗,避免了电抗器漏磁的情况,保障进线电抗器所连接结构平衡,以及提高了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人员的影响,避免了噪音音量过大而影响到人体健康。
15.2、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将安装支架设置为h状,这样使得安装支架与外套线圈之间形成两个空腔,这样当该电抗器在运转时空腔就具备着散热效果,避免了外套线圈温度过高出现损坏的情况,同时空腔也可使工作人员的放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手部与外套线圈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在对外套线圈套设时方便工作人员手部施加压力,便于对外套线圈安装。
16.3、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通过设置有对接榫块与对接榫槽,这样进一步保障了外套线圈与安装支架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安装支架之间滑动的情况,增加了外套线圈安装后的牢固性,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安装支架之间抖动出现噪音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降噪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进线电抗器在运转时自身的损耗。
17.4、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将对接榫块设置为圆弧波浪状,因此当外套线圈在套设在安装支架上时,降低了对接榫块与对接榫槽之间的对接难度,因此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安装外套线圈时的操作效率,同时圆弧波浪状增加了对接榫块与对接榫槽之间接触
面的光滑程度,这样降低了对接榫块沿着对接榫槽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对接榫块在安装时出现卡顿或者卡死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外套线圈套设时的效率。
18.5、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支撑气囊在初始状态为收缩状,因此在初始状态连接限制块为收缩至延伸槽内,这样对连接限制块形成保护效果,避免了外套线圈不使用时连接限制块出现磨损的情况,这样进一步保障了连接限制块在与连接槽对接时的密封性,保障了连接限制块的使用效果。
19.6、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通过设置有接触弧形板与弹性支撑架,这样外套线圈在使用过程中线芯会出现振动时,弹性支撑架对线芯形成缓冲效果,避免了线芯与外套线圈内壁接触导致产生机械噪音,进一步保障了电抗器使用时静音的效果。
20.7、该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通过设置有接触板,当两个外套线圈之间快要分离时,接触板会对连接限制块形成向上撬动的力,使得连接限制块恢复至初始位置,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外套线圈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了两个外套线圈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避免了电抗器出现漏磁的情况。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拆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外套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外套线圈的右视平面图;图6为本发明外套线圈组装的右视平面图;图7为图5中a处放大图;图8为图6中b处放大图;图9为图5中c处放大图;图10为图6中d处放大图。
22.图中:1上铁轭、2下铁轭、3上接触板、4下接触板、5导电端子、6外套线圈、61绝缘外套、62线芯、63接触弧形板、64弹性支撑架、65绝缘填充物、611连接槽、612连接气泵、613延伸槽、614连接限制块、615支撑气囊、616通气管、617限制块、618限制槽、619活动槽、620转动块、621接触板、622内置腔、623活塞、624控制拉杆、625限制环、626复位拉簧、627连通管、7安装杆、8对接榫槽、9安装支架、10螺杆、11铁芯、12对接榫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包括有上铁轭1与下铁轭2,上铁轭1与下铁轭2
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上接触板3与三个下接触板4,三个上接触板3与三个下接触板4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故此下文主要叙述一组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之间的结构,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的右侧表面均设置有导电端子5;进一步地在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9,同时安装支架9上镶嵌有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触板3以及下接触板4对接的铁芯11,因此铁芯11、上侧导电端子5以及下侧导电端子5形成串联线路,同时安装支架9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的螺杆10,同时螺杆10分别与上接触板3以及下接触板4螺纹连接,螺杆10延伸出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螺帽,安装支架9的外表面分别活动套设有若干个外套线圈6,外套线圈6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做数量上的限定,因此通过拧动螺帽可以使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之间的间距变短,这样由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达到对外套线圈6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安装支架9设置为h状,这样使得安装支架9与外套线圈6之间形成两个空腔,这样当该电抗器在运转时空腔就具备着散热效果,同时空腔也可使工作人员的放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手部与外套线圈6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在对外套线圈6套设时方便工作人员手部施加压力,便于对外套线圈6安装;进一步地外套线圈6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对接榫块12,同时对接榫块12与外套线圈6为同样材质,安装支架9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对接榫块12相适配并且分别延伸出安装支架9上下两侧表面的对接榫槽8,因此当外套线圈6套设在安装支架9外表面上时对接榫块12与对接榫槽8对接并吻合,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保障了外套线圈6与安装支架9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外套线圈6与安装支架9之间滑动的情况,增加了外套线圈6安装后的牢固性;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对接榫块12设置为圆弧波浪状,因此当外套线圈6在套设在安装支架9上时,降低了对接榫块12与对接榫槽8之间的对接难度,因此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安装外套线圈6时的操作效率,同时圆弧波浪状增加了对接榫块12与对接榫槽8之间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这样降低了对接榫块12沿着对接榫槽8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对接榫块12在安装时出现卡顿或者卡死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外套线圈6套设时的效率;实施例二: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相对应的改进:进一步地外套线圈6包括绝缘外套61,绝缘外套61内设置有线芯62,线芯62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接触弧形板63,接触弧形板63背对线芯62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若干个另一端连接在绝缘外套61内壁上的弹性支撑架64,同时弹性支撑架64的材质设置为橡胶材质,这样使得弹性支撑架64具有较高的弹性,同时外套线圈6内腔与弹性支撑架64缝隙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物65,通过这种方式外套线圈6在使用过程中线芯62出现振动,弹性支撑架64对线芯62形成缓冲效果,避免了线芯62与外套线圈6内壁接触导致产生机械噪音;实施例三: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出相对应的改进:进一步地在绝缘外套61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611,连接槽611的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连接气泵612,连接气泵612为密封式微型脚踩气泵,因此连接气泵612内初始状态其内部充满气体,绝缘外套6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槽611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延伸槽613,同时延伸槽613与连接槽611形状相同,延伸槽613内滑动连接有与连接槽611相吻合的连接限制块614,连接限制块614的下表面连接有与下侧连接在延伸槽613底部内壁上的支撑气囊615,支撑气囊61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支撑气囊615在初始状态为收缩状,因此在初始状态连接限制块
614为收缩至延伸槽613内,这样对连接限制块614形成保护效果,避免了外套线圈6不使用时连接限制块614出现磨损的情况,这样进一步保障了连接限制块614在与连接槽611对接时的密封性,保障了连接限制块614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在绝缘外套61内设置有若干个两端分别延伸进连接槽611内以及延伸槽613内的通气管616,同时通气管616位于连接槽611内的一端贯穿进连接气泵612内,通气管616位于延伸槽613内的一端贯穿进支撑气囊615内,因此通过通气管616可以使连接气泵612内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气囊615中;进一步地在下接触板4面向外套线圈6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与连接槽611相吻合的限制块617,因此当第一个外套线圈6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时,下接触板4上的限制块617延伸进连接槽611内,这样限制块617对连接气泵612形成挤压,使得连接气泵612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616进入到支撑气囊615中,使得支撑气囊615膨胀,这样支撑气囊615推动连接限制块614向上滑动并且上端延伸出外套线圈6的上表面,因此依次再将下一个外套线圈6套设在安装支架9上,这样凸出的连接限制块614延伸进第二个外套线圈6内的连接槽611,根据上述原理得出第二个外套线圈6上的连接限制块614同样延伸出,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依次将多个外套线圈6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进一步地在上接触板3面向外套线圈6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与连接限制块614相吻合的限制槽618,这样当最后一个外套线圈6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时,将上接触板3与安装支架9对接时,最后一个外套线圈6上凸出的连接限制块614与限制槽618对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外套线圈6与外套线圈6之间对接时的精准度,避免了外套线圈6与外套线圈6之间出现误差导致偏移的情况,这样在电抗器运转时外套线圈6与外套线圈6不会出现震动的情况,避免了外套线圈6出现机械噪音的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外套线圈6之间的密封性,防止了外部水汽进入到外套线圈6内导致出现噪音的情况,使得电抗器使用时达到静音的效果,降低了进线电抗器在运转时自身的损耗,避免了电抗器漏磁的情况,保障进线电抗器所连接结构平衡,以及提高了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人员的影响,避免了噪音音量过大影响到人体健康;进一步地在连接槽61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组以两个为一组的活动槽619,两个活动槽619内的连接结构相同并且呈镜像的形式设置,故此下文主要以后侧活动槽619内结构叙述,活动槽619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转动块620,转动块620上转动连接有接触板621,同时接触板621的中心设置在转动块620上,因此接触板621与转动块620之间呈杠杆原理;进一步地在绝缘外套61内开设有若干个与活动槽619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内置腔622,内置腔62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623,活塞623的下表面连接有下端贯穿进活动槽619内并且与绝缘外套61内壁滑动连接的控制拉杆624,同时控制拉杆624与绝缘外套61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这样避免了内置腔622内的空气与活动槽619内的气体串流,控制拉杆624位于活动槽619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接触板621远离连接气泵612一端上的限制环625,因此控制拉杆624上下滑动可以带动接触板621以转动块620为转动点进行圆弧转动,同时限制环625的内圈大于接触板621的高度,这样避免了接触板621与限制环625内壁之间出现机械卡死的情况;进一步地在活塞623的下表面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控制拉杆624上并且下端连接在
内置腔622底部内壁上的复位拉簧626,复位拉簧626自身具有一定的拉扯力,请参阅图9,接触板621的初始状态为控制拉杆624推动接触板621远离连接气泵612一端向下倾斜;进一步地连接气泵612内连接有另一端延伸进内置腔622内的连通管627,同时连通管627延伸进内置腔622内的一端位于活塞623的下方,因此当连接气泵612受到挤压收缩时,连接气泵612内的部分气体由连通管627输送至内置腔622内,这样使得活塞623向上位移并最终与内置腔622顶部内壁接触,同时复位拉簧626进行拉伸,控制拉杆624通过限制环625对接触板621形成拉扯,因此拉动接触板621呈水平状并且接触板621面向连接气泵612的一侧与连接槽611的内壁平齐,当连接限制块614完全延伸进连接槽611内时,接触板621与连接限制块614的表面接触;在本方案中连通管627的长度小于通气管616的长度,因此内置腔622内最先充满气体,这样在接触板621形成转动的过程中连接限制块614不会与接触板621接触,同时当两个外套线圈6之间快要分离时,连接限制块614会向下滑动,这样连接气泵612失去部分挤压力进行扩张,连接气泵612最先通过连通管627对内置腔622内气体抽取,因此活塞623失去推力使得复位拉簧626拉动活塞623向下位移,同时控制拉杆624会对接触板621形成向下推力,因为接触板621是以转动块620为转动点进行圆弧转动,所以接触板621会对连接限制块614形成向上撬动的力,使得连接限制块614恢复至初始位置,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外套线圈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避免了两个外套线圈6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避免了电抗器出现漏磁的情况。
25.工作原理:当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使用时;第一步:当第一个外套线圈6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下接触板4上的限制块617延伸进连接槽611内,这样限制块617对连接气泵612形成挤压,使得连接气泵612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616进入到支撑气囊615中,使得支撑气囊615膨胀,这样支撑气囊615推动连接限制块614向上滑动并且上端延伸出外套线圈6的上表面;第二步:因此依次再将下一个外套线圈6套设在安装支架9上,这样凸出的连接限制块614延伸进第二个外套线圈6内的连接槽611,根据上述原理得出第二个外套线圈6上的连接限制块614同样延伸出,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依次将多个外套线圈6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第三步:当最后一个外套线圈6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时,将上接触板3与安装支架9对接时,最后一个外套线圈6上凸出的连接限制块614与限制槽618对接;第四步:当连接气泵612受到挤压收缩时,连接气泵612内的部分气体由连通管627输送至内置腔622内,这样使得活塞623向上位移并最终与内置腔622顶部内壁接触,同时复位拉簧626进行拉伸,控制拉杆624通过限制环625对接触板621形成拉扯,因此拉动接触板621呈水平状并且接触板621面向连接气泵612的一侧与连接槽611的内壁平齐,当连接限制块614完全延伸进连接槽611内时,接触板621与连接限制块614的表面接触;第五步:当两个外套线圈6之间快要分离时,连接限制块614会向下滑动,这样连接气泵612失去部分挤压力进行扩张,连接气泵612最先通过连通管627对内置腔622内气体抽取,因此活塞623失去推力使得复位拉簧626拉动活塞623向下位移,同时控制拉杆624会对接触板621形成向下推力,因为接触板621是以转动块620为转动点进行圆弧转动,所以接触板621会对连接限制块614形成向上撬动的力,使得连接限制块614恢复至初始位置。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包括上铁轭(1)与下铁轭(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铁轭(1)与下铁轭(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上接触板(3)与三个下接触板(4),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9),安装支架(9)的外表面分别活动套设有外套线圈(6);外套线圈(6)包括绝缘外套(61),绝缘外套(61)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611),连接槽(611)的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连接气泵(612),绝缘外套(6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槽(611)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延伸槽(613),延伸槽(613)内滑动连接有与连接槽(611)相吻合的连接限制块(614),连接限制块(614)的下表面连接有与下侧连接在延伸槽(613)底部内壁上的支撑气囊(615),下接触板(4)面向外套线圈(6)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与连接槽(611)相吻合的限制块(617),上接触板(3)面向外套线圈(6)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与连接限制块(614)相吻合的限制槽(6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的右侧表面均设置有导电端子(5),安装支架(9)上镶嵌有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触板(3)以及下接触板(4)对接的铁芯(11),安装支架(9)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出上接触板(3)与下接触板(4)的螺杆(10),螺杆(10)分别与上接触板(3)以及下接触板(4)螺纹连接,螺杆(10)延伸出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螺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9)设置为h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线圈(6)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均连接有对接榫块(12),安装支架(9)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与对接榫块(12)相适配并且分别延伸出安装支架(9)上下两侧表面的对接榫槽(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榫块(12)设置为圆弧波浪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套(61)内设置有两端分别延伸进连接槽(611)内以及延伸槽(613)内的通气管(616),通气管(616)位于连接槽(611)内的一端贯穿进连接气泵(612)内,通气管(616)位于延伸槽(613)内的一端贯穿进支撑气囊(615)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套(61)内设置有线芯(62),线芯(62)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接触弧形板(63),接触弧形板(63)背对线芯(62)的一侧表面上连接有若干个另一端连接在绝缘外套(61)内壁上的弹性支撑架(64),外套线圈(6)内腔与弹性支撑架(64)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物(6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61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活动槽(619),两个活动槽(619)内的连接结构相同并且呈镜像的形式设置,活动槽(619)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转动块(620),转动块(620)上转动连接有接触板(62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套(61)内开设有与活动槽(619)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内置腔(622),内置腔(62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623),活塞(623)的下表面连接有下端贯穿进活动槽(619)内并且与绝缘外套(61)内壁滑动连接的控制拉杆(624),控制拉杆(624)位于活动槽(619)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接触板(621)远离连接气泵(612)一端上的限制环(625),活塞(623)的下表面连接有
活动套接在控制拉杆(624)上并且下端连接在内置腔(622)底部内壁上的复位拉簧(626),连接气泵(612)内连接有另一端延伸进内置腔(622)内的连通管(627),连通管(627)延伸进内置腔(622)内的一端位于活塞(623)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效降低噪音的进线电抗器,包括上铁轭与下铁轭,所述上铁轭与下铁轭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上接触板与三个下接触板,上接触板与下接触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分别活动套设有外套线,外套线圈包括绝缘外套,绝缘外套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连接气泵,绝缘外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槽处于同一垂直位置的延伸槽。增加了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之间对接时的精准度,避免了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之间出现误差导致偏移的情况,这样在电抗器运转时外套线圈与外套线圈不会出现震动的情况,避免了外套线圈出现机械噪音的情况。械噪音的情况。械噪音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朱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雄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5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