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膏方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橘罐独立包装膏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2.膏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成的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其性黏腻难化,若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纯补峻补,每每会妨碍气血,于健康无益,故配伍用药至为重要。补气养血膏中少佐陈皮理气和胃,可消除滋补呆胃的副作用。
3.膏方的罐装和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却后,装入清洁干净的瓷质容器内,待完全冷却后,放入阴凉处存放。由于膏方用药时间较长,尽管时值冬季为多,但遇暖冬时就要小心发生霉变了。膏方的服用方法包括冲服、调服和噙化。常见的冲服: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服下。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膏方服药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约合15~20毫升)。
4.目前膏方在包装、取食、服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在包装材质的选择上,为了保证膏方品质和功效,不适合选用金属、竹木、塑料、纸质等容易影响膏方品质和功效的材料,目前普遍以陶瓷或玻璃材质罐体盛放。而陶瓷或玻璃材质因为罐体笨重、成本偏高、容易破碎、不可再生等原因,不适宜制成定量、便携、一次性、独立小包装。陶瓷或玻璃大罐包装的膏方,每次只能用汤匙取食一勺,一方面难以定量、不便携带,另一方面每次开罐取食后对于剩余的部分是一次开盖暴露、增加污染、促进氧化、促使霉变的过程,最终使得后期取食的膏方容易变质,违背了保证膏方品质的初衷。
5.能否寻找一种无毒无害、剂量可控、成本低廉、节能环保的膏方包装材料,制成取食方便的一次性小罐膏方,保证并提升膏方品质和功效,成为困扰中药膏方顺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难题。
6.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的果实,包括桔、橙、柑、柚、柠檬等许多品种及其变种。柑橘果形美观,营养丰富,全果可食用。除了果肉鲜食以外,橘皮经过干燥陈化,可以加工成为药食两用的陈皮,在中药材市场上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申请人曾于2018年进行校企合作,研发了一种全果陈皮柑橘及其制作方法,并于2021年12月得到了发明专利的授权,申请号:201811248952x,授权公告号:cn 109169854b。
7.在此基础上申请人认为,柑橘全果陈化,陈皮不但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还有“和百药”的作用。而全果陈皮因果皮完整、果肉干缩,为盛放膏方预留了空间。以全果陈皮柑橘作为膏方独立包装的材料,无毒无害、剂量可控、成本低廉、节能环保、取食方便,可以保证膏方的品质和功效。
8.柑橘果实品种的选择:理论上各品种的柑橘,其橘皮、橘络、橘肉、橘核均可食用,
都可以加工成陈皮或全果陈皮,用于罐装膏方。《中国药典》规定了4种柑橘品种(茶枝柑,福橘,大红袍,温州蜜柑)可以用于陈皮的制作。产自广东新会的茶枝柑,由于原产地保护的原因,主要制作高品质的广陈皮;产自福建的福橘和产自重庆的大红袍柑橘种植面积相对萎缩;原产于浙江温州的温州蜜柑(又称无核蜜桔),经引入日本并改良后重新引进国内广泛种植,价格相对便宜,更适合用于制作全果陈皮并进一步加工成膏方专用橘罐。另外,产自广东四会的砂糖桔(又名:十月橘)其橘皮上油室细小而密集,橘皮挥发油含量高、口感辛辣,单果重30~60克,其干缩后全果陈皮的容积明显小于上述4种柑橘,更适合每只罐装15-20克膏方常规剂量。
技术实现要素:9.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方法:s1、去蒂,选择表皮完好无损伤的柑橘,剪平柑橘表面的果蒂;s2、洗涤漂烫,将s1中的柑橘放入40~50℃的温水中洗涤10~20分钟,洗去表面泥土等污物,进一步在100℃沸水中漂烫2~5分钟,融化橘皮表面果蜡以及附着在果蜡上的农药残留;s3、灭菌,将经过洗涤的柑橘进行短波紫外光照射,所述短波紫外光的波长为200~275nm;s4、发酵,取三年陈的陈皮90~120克粉碎后置于纯水450~550毫升中浸泡,滤去残渣,得到陈皮菌液,将所述陈皮菌液均匀喷洒在s2中经过短波紫外光照射预处理的柑橘果表皮上,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发酵24~72小时,所述恒温培养箱内的温度为27~33℃,得到初步发酵柑橘;s5、烘干,将所述初步发酵柑橘置于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内,短波紫外光照射下烘至果皮干燥,在45~50℃的温水中快速清洗2~3遍,使柑橘表皮更加清洁,防止烘干过程中柑橘表皮因发酵残留物的氧化而变黑色,置于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内,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过程是一个从外到内缓慢干燥的过程,柑橘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迁移到橘皮,维持橘皮表面的湿度,从而持续发酵,也就是第二次发酵,也称为高温发酵,以此得到二次发酵后的陈皮柑橘;s6、润化,将陈皮柑橘置于蒸汽环境中吸收蒸汽中的水分而软化;s7、灌注,配置膏方,并采用注射器通过开孔将膏方注射入陈皮柑橘内;由于制成的全果陈皮柑橘内部橘肉干缩,橘络和橘瓣膜依然存在,形成不规则网状结构,阻挡膏方的灌注,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注射器针头长度介于全果陈皮果皮内半径和直径尺寸之间,便于伸入全果陈皮柑橘中心位置前方开始灌注,趁热一边灌注一边往后退行注射器针头,以便逐步均匀灌注,注射量为10~20g,停止注射并将注射器针头退出橘皮,以便橘皮上的针孔及时收缩闭合,防止注入的膏方通过针孔流出;s8、封口,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后得到胶水,将胶水涂抹于注射口进行封口,封口后进行50~60℃烘干使陈皮柑橘便于携带。
11.s9、对陈皮柑橘进行紫外灯照射灭菌,灭菌后用铝箔真空包装。
12.作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膏方制作方法如下:p1、浸泡,取当归60g、生地黄、熟地黄各100g、黄芪100g、天门冬60g、麦门冬60g、五味子60g、黄芩30g、瓜蒌仁30g、桃仁泥30g、红花30g、升麻30g,以水浸润充分吸水膨胀后浸泡24小时;p2、煎煮,将p1中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小时,转微火以沸为度,煎煮3小时后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进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二煎,过滤出药汁后再加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三煎,滤净药汁后将药渣倒弃,将三次煎煮的药汁混合一处后静置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取最后过滤后的混合药汁;p3、浓缩,将p2中的混合药汁以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随时撇去浮沫,待混合药汁稠厚后,转小火继续煎煮,并不断搅拌,将混合药汁浓缩至滴在纸上不散开为度,得到清膏;p4、蒸炀,取阿胶100g和冰糖120g,置于70~75℃温水环境中蒸炀;p5、收膏,将p4中蒸烊化开的材料,倒入清膏,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13.进一步的,在p5中收膏的过程中,可放入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的一种或者几种,并充分搅拌均匀。
14.进一步的,s7的灌注过程,将开孔后的陈皮柑橘置于75℃~95℃的热水浴上方蒸汽中软化后,将75℃~95℃的膏方注入陈皮柑橘中。
15.作为优选的,s7中所用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针头、膏滋储罐,所述膏滋储罐安装在注射器本体一侧,所述针头的针尖闭合,针头的针壁上设有开孔。
16.进一步的,所述膏滋储罐和注射器本体之间设有从膏滋储罐到注射器本体的第一单向阀。
17.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本体和针头之间设有从注射器本体到针头的第二单向阀。
18.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外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将注射器加热至75℃~95℃。
19.作为优选的,所述注射器外的加热机构为电热丝和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和电热丝连接,所述注射器本体和膏滋储罐的外壳均设有夹层,所述加热丝置于夹层中,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探头和控制器,温度探头和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分别设于注射器本体和膏滋储罐中,通过负反馈控制调节电热丝的加热情况来控制注射器本体和膏滋储罐中的温度。
20.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为热水层,通过向热水层中注入沸水,使整个注射器处于热水浴中。
21.作为优选的,所述针头的针壁上设有多个开孔。
22.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种用于剪平柑橘表面果蒂的果蒂剪切器,所述果蒂剪切器包括底座、支架、剪切器、托盘、转轮轴和支撑杆,所述转轮轴包括轴套和设于轴套中的轴心,所述剪切器包括固定轴和刀片,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轴心上方,所述刀片可旋转安装在固定轴上,轴套的上表面与刀片平齐并对应刀片设有挡块,转动轴套后挡块转动带动刀片转动,所述支架安装在托盘上,支撑杆设于托盘和底座之间用于支撑托盘。
23.进一步的,所述轮转轴设于托盘中心位置且上表面凸出于托盘。
24.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托盘上与刀片连接。
2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1、全果陈皮柑橘作为膏方独立包装的材料,无毒无害、剂量可控、成本低廉、节能环保、取食方便;2、不易碎,易保存;3、采用果蒂剪切器,剪去果蒂以防止柑橘相互碰撞而伤及果皮;4、全果陈皮取代中药膏滋剂中的一味药材陈皮,在同样达到陈皮功效的同时起到了小罐独立包装的效果,便于携带,防止膏滋剂反复开盖取食而氧化霉变;5、采用膏滋注射器,在75~95℃温度下将在此温度下粘稠度较低的膏滋剂灌注到软化的全果陈皮橘罐中,并封口,冷却至室温。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设有电热丝的注射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设有加热层的注射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其他实施例中注射器针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果蒂剪切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果蒂剪切器的俯视图;图6是果蒂剪切器剪果蒂前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果蒂剪切器剪果蒂后的结构示意图。
28.1、注射器本体;2、针头;3、膏滋储罐;4、第一单向阀;5、第二单向阀;6、开孔;7、针尖;8、温度探头;9、热水层;10、底座; 11、支架;12、托盘;13、支架;14、轴套;15、轴心;16、固定轴;17、刀片;18、挡块;19、支撑杆;20、果蒂;2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30.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方法:s1、去蒂,剪平柑橘表面的果蒂;s2、洗涤漂烫,将s1中的柑橘放入40~50℃的温水中洗涤10~20分钟,洗去表面泥土等污物,进一步在100℃沸水中漂烫2~5分钟,融化橘皮表面果蜡以及附着在果蜡上的农药残留;s3、灭菌,将经过洗涤的柑橘进行短波紫外光照射,所述短波紫外光的波长为200~275nm;s4、发酵,取三年陈的陈皮90~120克粉碎后置于纯水450~550毫升中浸泡,滤去残渣,得到陈皮菌液,将所述陈皮菌液均匀喷洒在s2中经过短波紫外光照射预处理的柑橘果表皮上,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发酵24~72小时,所述恒温培养箱内的温度为27~33℃,得到
初步发酵柑橘;s5、烘干,将所述初步发酵柑橘置于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内,烘至果皮干燥,在45~50℃的温水中快速清洗2~3遍,使柑橘表皮更加清洁,防止烘干过程中柑橘表皮因发酵残留物的氧化而变黑色,置于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内,短波紫外光照射下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得到二次发酵后的陈皮柑橘;s6、润化,将陈皮柑橘置于蒸汽环境中吸收蒸汽中的水分软化;s7、灌注,配置膏方,并采用注射器通过开孔将膏方注射入陈皮柑橘内;由于制成的全果陈皮柑橘内部橘肉干缩,橘络和橘瓣膜依然存在,形成不规则网状结构,阻挡膏方的灌注,专用注射器的设计,注射器针头长度介于全果陈皮果皮内半径和直径尺寸之间,便于伸入全果陈皮柑橘中心位置前方开始灌注,趁热一边灌注一边往后退行注射器针头,以便逐步均匀灌注,注射量为10~20g,停止注射并将注射器针头退出橘皮,以便橘皮上的针孔及时收缩闭合,防止注入的膏方通过针孔流出;s8、封口,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后得到胶水,将胶水涂抹于注射口进行封口,封口后进行50~60℃烘干使陈皮柑橘便于携带。
31.s9、对陈皮柑橘进行紫外灯照射灭菌,灭菌后用铝箔真空包装。
32.如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s7中所用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1、针头2、膏滋储罐3,所述膏滋储罐3安装在注射器本体1一侧,所述针头2的针尖7闭合,针头2的针壁上设有多个开孔6。所述膏滋储罐3和注射器本体1之间设有从膏滋储罐3到注射器本体1的第一单向阀4。所述注射器本体1和针头2之间设有从注射器本体1到针头2的第二单向阀5。所述注射器外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将注射器加热至75℃~95℃。
33.所述注射器外的加热机构为电热丝和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和电热丝连接,所述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的外壳均设有夹层,所述加热丝置于夹层中,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探头8和控制器,温度探头8和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探头8分别设于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中,通过负反馈控制调节电热丝的加热情况来控制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中的温度,以使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中的温度始终维持在75℃~95℃之间。
34.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机构为热水层9,通过向热水层9中注入沸水,使整个注射器处于热水浴中。
35.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针头2的侧壁上仅设有一个长条状开孔6。由于部分膏方十分粘稠,在针头2上开设多个小的开孔6膏方难以从开孔6中挤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针头2侧面针壁的开孔6为长条状,有利于粘稠的膏方挤出。
36.注射器的使用方法为:在膏滋储罐3中加入配置好的膏方,对注射器进行加热,使膏滋储罐3中的膏方的温度处于75℃~95℃之间,使膏方粘稠度降低。打开第二单向阀5,关闭第一单向阀4,向内推动活塞轴,排空注射器本体1内的空气,关闭第二单向阀5,打开第一单向阀4,向外拉动活塞轴,将膏滋储罐3中的膏方抽入注射器本体1中。所述注射器本体1外设有刻度,关闭第一单向阀4,打开第二单向阀5,将针尖7扎入s6中润化后的陈皮柑橘中,针头2的长度一半选择介于柑橘直径和半径之间的长度,将针头2插入陈化柑橘后,向内推动活塞轴,使膏方通过针头2上的开孔6注入陈化柑橘的网状腔室中,整个注射过程为边注射边抽出针头2。针头2上的开孔6集中分布在针头2上靠近针尖7的位置,边注射边抽出的注射步骤,可以使得膏方均匀被注射到陈化柑橘的各个腔室中。
37.柑橘的品种各异,柑橘的形状也不一样,一些柑橘的果蒂底部略凹陷,这种形状的柑橘用一般的剪刀难以剪干净为了能将柑橘上端的果蒂剪平,如果不把果蒂剪净,在后续的清洗过程中,果蒂容易将柑橘的果皮划破,果皮划破后无法进行全果发酵,原因如下:众所周知,目前的陈皮制作一般均需将果肉去净,仅保留果皮进行陈皮制作,究其原因是因为果肉在陈皮制作过程中易受细菌侵染,而造成霉变,因此在申请人之前的全果陈皮发酵技术中也强调需要选择表皮无破损的柑橘进行发酵,由于发酵微生物本身和柑橘果皮结构的自我保护作用,再加上膏滋剂本身的高渗透性和干燥果皮含水量低,全果发酵且果皮完整的陈皮可以防止柑橘内部的果肉和膏滋剂霉变。因此,为了防止在清洗过程中柑橘的果皮被其他柑橘的果蒂划破,如图4~图7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剪平柑橘表面果蒂的果蒂剪切器,所述果蒂剪切器包括底座10、支架11、剪切器、托盘12、转轮轴和支撑杆19,所述转轮轴包括轴套14和设于轴套14中的轴心15,所述剪切器包括固定轴16和刀片17,所述固定轴16固定安装在轴心15上方,所述刀片17可旋转安装在固定轴16上,轴套14的上表面与刀片17平齐并对应刀片17设有挡块18,转动轴套14后挡块18转动带动刀片17转动,所述支架13安装在托盘12上,支撑杆19设于托盘12和底座10之间用于支撑托盘12。所述轮转轴设于托盘12中心位置且上表面凸出于托盘12。该果蒂剪切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4~图7所示,该果蒂剪切器的底座10可置于台面上,两根或者三根支撑杆19设于底座10上,用于支撑起托盘12,轴心15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上,轴心顶部设有三个固定轴16,三个固定轴16上各安装有一个可旋转的刀片17,刀片17与托盘12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21,轴心15外侧套着一个可转动的轴套14,轴套14顶部对应刀片17设有挡块18。此处应说明的是,图中的轴套14、刀片17等画的很大,实际上柑橘的顶部凹陷部分很小,实际中轴套14、刀片17等均很小,其目的是为了能让轴套14伸入柑橘顶部的凹陷中,说明书附图仅用于阐述相应结构原理。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将顶部凹陷的柑橘倒放在托盘12上,使轴套刚好能伸入柑橘顶部的凹陷中,柑橘的果蒂20插入刀片17围绕行成的孔中。如图6所示,以俯视角度看,顺时针转动轴套14,轴套14带动安装在轴套14上的挡块18转动,挡块18带动刀片17转动,将果蒂20剪除。之后逆时针转动轴套14,刀片17在复位弹簧21的带动下回复至剪果蒂20之前的位置,等待第二次剪果蒂20。
38.实施例1:所述步骤s7中的膏方制作方法如下:p1、浸泡,取当归60g、生地黄、熟地黄各100g、黄芪100g、天门冬60g、麦门冬60g、五味子60g、黄芩30g、瓜蒌仁30g、桃仁泥30g、红花30g、升麻30g,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p2、煎煮,将p1中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小时,转微火以沸为度,煎煮3小时后,此时药汁渐浓,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进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二煎,过滤出药汁后再加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三煎,滤净药汁后将药渣倒弃,若药汁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述所有煎煮的药汁混合一处后静置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取最后过滤后的混合药汁;p3、浓缩,将p2中的混合药汁以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随时撇去浮沫,待混合药汁稠厚后,转小火继续煎煮,并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将混合药汁浓缩至滴在纸上不散开为度,得到清膏;p4、蒸炀,取阿胶100g和冰糖120g,置于70~75℃温水环境中蒸炀;
p5、收膏,将p4中蒸烊化开的材料,倒入清膏,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39.进一步的,在p5中收膏的过程中,可放入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的一种或者几种,并充分搅拌均匀。
40.进一步的,s6的灌注过程,将开孔后的陈皮柑橘置于75℃~95℃的热水浴上方蒸汽中软化后,将75℃~95℃的膏方注入陈皮柑橘中。
41.以下为上述膏方诊治效果:李男,4岁,2021年,4月初诊。患儿出生后不久,其皮肤干燥粗糙,皮肤表面有鳞屑,鳞屑边缘翘起,如蛇皮状,多方求知,医治多年无效,经人介绍前来申请人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病属血虚生燥、肌肤失养,治宜养血滋阴、荣肌润肤,方用生血润肤饮加减。鉴于小儿服药困难,煎药不便,改用可食用橘罐,经服用20剂,服10剂后鳞屑开始脱落,皮肤也逐渐变得有光泽。目前仍在治疗中。
42.张某,男,11岁。2021年6月23日就诊。患儿三岁时,发现肌肤干燥,肢体鱼鳞样改变,呈加重趋势。查:患儿躯干与四肢皮肤呈灰褐色,干燥粗糙无华。四肢皮肤呈鱼鳞状,中间紧附皮肤,边缘翘起。曾多方求医无显效。治以“可食用橘罐",患儿读书中,煎药不便,采用可食用橘罐盛装生血润肤饮泡饮,服用20剂,皮肤如常人。
43.周某,女,56岁,患者皮肤瘙痒、粗糙、干燥无渗液,伴血痂、抓痕,皮色淡红,面色萎黄,舌淡、脉濡缓。采用可食用橘罐,服用15剂,瘙痒消失,皮肤光洁。
44.张某,男,11岁。2021年6月23日就诊。患儿三岁时,发现肌肤干燥,肢体鱼鳞样改变,呈加重趋势。查:患儿躯干与四肢皮肤呈灰褐色,干燥粗糙无华。四肢皮肤呈鱼鳞状,中间紧附皮肤,边缘翘起。曾多方求医无显效。患儿读书中,煎药不便,采用可食用橘罐泡饮,服用20剂,皮肤如常人。
45.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膏方的用药为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防风、杜仲、羌活、白芷 、川牛膝、秦艽、何首乌、萆薢、苍术、白术、木通、威灵仙、防己、鸡血藤、丁公藤各30克,荆芥穗、海桐皮、五加皮、制天南星、半夏、赤茯苓、桑寄生、天麻、僵蚕、甘草、生姜各15克。
46.p1、浸泡,取上述药材,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p2、煎煮,将p1中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小时,转微火以沸为度,煎煮3小时后,此时药汁渐浓,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进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二煎,过滤出药汁后再加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三煎,滤净药汁后将药渣倒弃,若药汁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述所有煎煮的药汁混合一处后静置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取最后过滤后的混合药汁;p3、浓缩,将p2中的混合药汁以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随时撇去浮沫,待混合药汁稠厚后,转小火继续煎煮,并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将混合药汁浓缩至滴在纸上不散开为度,得到清膏;p4、蒸炀,取阿胶100g和冰糖120g,置于70~75℃温水环境中蒸炀;p5、收膏,将p4中蒸烊化开的材料,倒入清膏,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47.进一步的,在p5中收膏的过程中,可放入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的一种或者几种,并充分搅拌均匀。
48.进一步的,s6的灌注过程,将开孔后的陈皮柑橘置于75℃~95℃的热水浴上方蒸汽中软化后,将75℃~95℃的膏方注入陈皮柑橘中。
49.以下为上述膏方诊治效果:黄某,男,64岁,2021年7月初诊。患者左下肢麻木、疼痛一年余。左下肢胫骨前皮肤肿胀,按之凹陷,小腿静脉曲张明显。前来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病属瘀血内阻,水溢肌肤。诊时舌质紫暗,脉结代。治宜活血养血、祛风通络,方用祛风通络饮加减。鉴于病程较久,煎药不便,改用可食用橘罐,经服用20剂后,左下肢麻木、疼痛及皮肤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仍处长期治疗中。
50.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膏方的用药为生晒参,南沙参、杏仁,生甘草,薄荷,五味子,款冬花、紫菀、麻黄、石膏各30克、桔梗、半夏、桑白皮、枳壳、乌梅、生姜各15g。
51.p1、浸泡,取上述药材,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p2、煎煮,将p1中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小时,转微火以沸为度,煎煮3小时后,此时药汁渐浓,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进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二煎,过滤出药汁后再加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三煎,滤净药汁后将药渣倒弃,若药汁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述所有煎煮的药汁混合一处后静置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取最后过滤后的混合药汁;p3、浓缩,将p2中的混合药汁以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随时撇去浮沫,待混合药汁稠厚后,转小火继续煎煮,并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将混合药汁浓缩至滴在纸上不散开为度,得到清膏;p4、蒸炀,取阿胶100g和冰糖120g,置于70~75℃温水环境中蒸炀;p5、收膏,将p4中蒸烊化开的材料,倒入清膏,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52.进一步的,在p5中收膏的过程中,可放入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的一种或者几种,并充分搅拌均匀。
53.进一步的,s6的灌注过程,将开孔后的陈皮柑橘置于75℃~95℃的热水浴上方蒸汽中软化后,将75℃~95℃的膏方注入陈皮柑橘中。
54.以下为上述膏方诊治效果:张某,男,75岁。2021年10月就诊。患者长期咳嗽、胸闷,晨起痰相对较多而粘,色白。ct检查示:慢阻肺。诊时舌体胖嫩、舌尖红,苔薄腻,边有齿痕,脉细。治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治以“可食用橘罐",服用20剂,患者咳嗽、胸闷基本消失,仅晨起偶有少量痰。
5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s1、去蒂,剪平柑橘表面的果蒂;s2、洗涤漂烫,将s1中的柑橘放入40~50℃的温水中洗涤10~20分钟,洗去表面泥土等污物,进一步在100℃沸水中漂烫2~5分钟,融化橘皮表面果蜡以及附着在果蜡上的农药残留;s3、灭菌,将经过洗涤的柑橘进行短波紫外光照射,所述短波紫外光的波长为200~275nm;s4、发酵,取三年陈的陈皮90~120克粉碎后置于纯水450~550毫升中浸泡,滤去残渣,得到陈皮菌液,将所述陈皮菌液均匀喷洒在s2中经过短波紫外光照射预处理的柑橘果表皮上,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发酵24~72小时,所述恒温培养箱内的温度为27~33℃,得到初步发酵柑橘;s5、烘干,将所述初步发酵柑橘置于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内,烘至果皮干燥,在45~50℃的温水中快速清洗2~3遍,使柑橘表皮更加清洁,防止烘干过程中柑橘表皮因发酵残留物的氧化而变黑色,置于温度为50~60℃的干燥箱内,短波紫外光照射下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得到二次发酵的陈皮柑橘;s6、润化,将陈皮柑橘置于蒸汽环境中软化;s7、灌注,配置膏方,并采用注射器将膏方注射入陈皮柑橘内;s8、封口,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后得到胶水,将胶水涂抹于注射口进行封口,封口后进行50~60℃烘干使陈皮柑橘便于携带;s9、对陈皮柑橘进行紫外灯照射灭菌,灭菌后用铝箔真空包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膏方制作方法如下:p1、浸泡,取当归60g、生地黄、熟地黄各100g、黄芪100g、天门冬60g、麦门冬60g、五味子60g、黄芩30g、瓜蒌仁30g、桃仁泥30g、红花30g、升麻30g,以水浸润充分吸水膨胀后浸泡24小时;p2、煎煮,将p1中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小时,转微火以沸为度,煎煮3小时后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进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二煎,过滤出药汁后再加水浸润药渣重复前述步骤煎煮,此为三煎,滤净药汁后将药渣倒弃,将三次煎煮的药汁混合一处后静置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取最后过滤后的混合药汁;p3、浓缩,将p2中的混合药汁以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随时撇去浮沫,待混合药汁稠厚后,转小火继续煎煮,并不断搅拌,将混合药汁浓缩至滴在纸上不散开为度,得到清膏;p4、蒸炀,取阿胶100g和冰糖120g,置于70~75℃温水环境中蒸炀;p5、收膏,将p4中蒸烊化开的材料,倒入清膏,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5中收膏的过程中,可放入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的一种或者几种,并充分搅拌均匀。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6的灌注过程,将开孔后的陈皮柑橘置于75℃~95℃的热水浴上方蒸汽中
软化后,将75℃~95℃的膏方注入陈皮柑橘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7中所用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1)、针头(2)、膏滋储罐(3),所述膏滋储罐(3)安装在注射器本体(1)一侧,所述针头(2)的针尖闭合,针头(2)的针壁上设有开孔(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膏滋储罐(3)和注射器本体(1)之间设有从膏滋储罐(3)到注射器本体(1)的第一单向阀(4)。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本体(1)和针头(2)之间设有从注射器本体(1)到针头(2)的第二单向阀(5)。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将注射器加热至75℃~95℃。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的加热机构为电热丝和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和电热丝连接,所述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的外壳均设有夹层,所述加热丝置于夹层中,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探头和控制器,温度探头和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探头分别设于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中,通过负反馈控制调节电热丝的加热情况来控制注射器本体(1)和膏滋储罐(3)中的温度。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为热水层,通过向热水层中注入沸水,使整个注射器处于热水浴中。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的针壁上设有多个开孔(6)。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用于剪平柑橘表面果蒂的果蒂剪切器,所述果蒂剪切器包括底座(10)、支架(11)、剪切器、托盘(12)、转轮轴和支撑杆(19),所述转轮轴包括轴套(14)和设于轴套(14)中的轴心(15),所述剪切器包括固定轴(16)和刀片(17),所述固定轴(16)固定安装在轴心(15)上方,所述刀片(17)可旋转安装在固定轴(16)上,轴套(14)的上表面与刀片(17)平齐并对应刀片(17)设有挡块(18),转动轴套(14)后挡块(18)转动带动刀片(17)转动,所述支架(11)安装在托盘(12)上,支撑杆(19)设于托盘(12)和底座(10)之间用于支撑托盘(12)。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转轴设于托盘(12)中心位置且上表面凸出于托盘(12)。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安装在托盘(12)上与刀片(17)连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膏方独立包装的可食用橘罐制作方法,通过将膏方在适宜的温度下定量注入全果陈化的柑橘中,使其易保存,不易损坏,且便于携带。且便于携带。且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锋 杨晓东 刁银军 肖珊美 卢灯翠 唐璐瑶 汪丽萍 周欣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