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2.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逐渐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屋顶是建筑的普遍构成元素之一,是房屋顶层覆盖的外围护结构,功能是用于抵御自然界的风雪霜雨、太阳辐射、气温变化以及其他不利因素,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节约能源成为重要需求之一,对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由于牧民的房屋多为移动式房屋,更换位置频繁,铺设管道和电缆较为不便,费用高,水资源和电力都需是比较紧缺的资源,现有的移动式房屋的屋顶功能单一,不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不能够有效的进行通风换热,利用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雨水收集量大,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洁净度高,节约了电能,便于进行通风,隔热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包括屋顶主体和雨水收集机构;
5.屋顶主体:为锥台型结构,屋顶主体的前侧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屋顶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墙体,墙体的左侧面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板的输出端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
6.雨水收集机构:设置于屋顶主体的下表面外沿,雨水收集机构与墙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雨水收集量大,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洁净度高,节约了电能,便于进行通风,隔热效果好。
7.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槽形管、弧形条和过滤组件,所述槽形管固定连接于屋顶主体的下表面外沿,槽形管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弧形条阵列设置于屋顶主体的下端外沿,弧形条远离屋顶主体的一端均与槽形管的开口外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墙体的右侧面,所述过滤组件与槽形管的内部连通,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对树叶等大片垃圾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出水口。
8.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过滤板、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过滤筒设置于墙体的右侧面,过滤筒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第一导管的上端与槽形管低端设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一导管的下端穿过过滤板并延伸至过滤筒的下端,所述第二导管设置于过滤筒的侧壁上端,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提高雨水收集的纯净度。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径大于第二导管的内径,避免出现堵塞。
10.进一步的,还包括防雨风帽,所述防雨风帽设置于屋顶主体的顶板中部,防雨风帽的下端内部串联有电动蝶阀,电动蝶阀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提高室内
的通风效果,而且能够关闭进行保温防寒。
11.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屋顶主体的外侧面,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12.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均呈波浪形设置,增大表面积,提高隔热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4.1、雨水经过隔热板的导流进入槽形管的内部,弧形条对树叶等大片垃圾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出水口,雨水经过弧形条初步过滤后通过第一导管进入过滤筒的底部,然后上溢,经过过滤板的再次过滤后进入第二导管,然后通过第二导管流入外部的蓄水槽内存储,雨水收集量大,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洁净度高。
15.2、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存储在蓄电池的内部备用,节约了电能。
16.3、当室内需要通风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电动蝶阀,室内与防雨风帽的内部连通,防雨风帽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利用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当室外温度较低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关闭电动蝶阀,阻止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流出,从而起到保温的目的,隔热板为岩棉隔热板,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从而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的目的,隔热板呈波浪形设置,表面积大,提高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屋顶主体、2墙体、3隔热板、4防雨风帽、5电动蝶阀、6太阳能板、7雨水收集机构、71槽形管、72弧形条、73过滤组件、731过滤筒、732过滤板、733第一导管、734第二导管、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包括屋顶主体1和雨水收集机构7;
23.屋顶主体1:为锥台型结构,屋顶主体1的前侧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6,屋顶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墙体2,墙体2的左侧面设有蓄电池8,太阳能板6的输出端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8的输入端,蓄电池8的输出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
24.雨水收集机构7: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下表面外沿,雨水收集机构7与墙体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雨水收集机构7包括槽形管71、弧形条72和过滤组件73,槽形管71固定连接于屋顶主体1的下表面外沿,槽形管71的上端设有开口,弧形条72阵列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下
端外沿,弧形条72远离屋顶主体1的一端均与槽形管71的开口外沿上端固定连接,过滤组件73设置于墙体2的右侧面,过滤组件73与槽形管71的内部连通,对树叶等大片垃圾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出水口,过滤组件73包括过滤筒731、过滤板732、第一导管733和第二导管734,过滤筒731设置于墙体2的右侧面,过滤筒731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32,第一导管733的上端与槽形管71低端设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一导管733的下端穿过过滤板732并延伸至过滤筒731的下端,第二导管734设置于过滤筒731的侧壁上端,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提高雨水收集的纯净度,第一导管733的内径大于第二导管734的内径,避免出现堵塞,雨水经过隔热板3的导流进入槽形管71的内部,弧形条72对树叶等大片垃圾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出水口,雨水经过弧形条72初步过滤后通过第一导管733进入过滤筒731的底部,然后上溢,经过过滤板732的再次过滤后进入第二导管734,然后通过第二导管734流入外部的蓄水槽内存储。
25.其中:还包括防雨风帽4,防雨风帽4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顶板中部,防雨风帽4的下端内部串联有电动蝶阀5,电动蝶阀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而且能够关闭进行保温防寒,当室内需要通风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电动蝶阀5,室内与防雨风帽4的内部连通,防雨风帽4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利用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当室外温度较低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关闭电动蝶阀5,阻止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流出,从而起到保温的目的。
26.其中:还包括隔热板3,隔热板3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外侧面,隔热板3为岩棉隔热板,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隔热板3均呈波浪形设置,增大表面积,提高隔热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28.雨水经过隔热板3的导流进入槽形管71的内部,弧形条72对树叶等大片垃圾进行阻隔,避免堵塞出水口,雨水经过弧形条72初步过滤后通过第一导管733进入过滤筒731的底部,然后上溢,经过过滤板732的再次过滤后进入第二导管734,然后通过第二导管734流入外部的蓄水槽内存储,太阳能板6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存储在蓄电池8的内部备用,当室内需要通风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电动蝶阀5,室内与防雨风帽4的内部连通,防雨风帽4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利用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室内通风换气效果,当室外温度较低时,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关闭电动蝶阀5,阻止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流出,从而起到保温的目的,隔热板3为岩棉隔热板,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从而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的目的,隔热板3呈波浪形设置,表面积大,提高隔热效果。
29.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动蝶阀5和太阳能板6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电动蝶阀5建议选用d941w电动通风蝶阀,太阳能板6可选用160-270w的多晶组件太阳能板,外部控制开关上设有与电动蝶阀5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工作的开关按钮。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主体(1)和雨水收集机构(7);屋顶主体(1):为锥台型结构,屋顶主体(1)的前侧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6),屋顶主体(1)的下表面设有墙体(2),墙体(2)的左侧面设有蓄电池(8),太阳能板(6)的输出端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8)的输入端,蓄电池(8)的输出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雨水收集机构(7):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下表面外沿,雨水收集机构(7)与墙体(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机构(7)包括槽形管(71)、弧形条(72)和过滤组件(73),所述槽形管(71)固定连接于屋顶主体(1)的下表面外沿,槽形管(7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弧形条(72)阵列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下端外沿,弧形条(72)远离屋顶主体(1)的一端均与槽形管(71)的开口外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组件(73)设置于墙体(2)的右侧面,所述过滤组件(73)与槽形管(71)的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组件(73)包括过滤筒(731)、过滤板(732)、第一导管(733)和第二导管(734),所述过滤筒(731)设置于墙体(2)的右侧面,过滤筒(731)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32),所述第一导管(733)的上端与槽形管(71)低端设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一导管(733)的下端穿过过滤板(732)并延伸至过滤筒(731)的下端,所述第二导管(734)设置于过滤筒(731)的侧壁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733)的内径大于第二导管(734)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雨风帽(4),所述防雨风帽(4)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顶板中部,防雨风帽(4)的下端内部串联有电动蝶阀(5),电动蝶阀(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板(3),所述隔热板(3)设置于屋顶主体(1)的外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3)均呈波浪形设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包括屋顶主体和雨水收集机构;屋顶主体:为锥台型结构,屋顶主体的前侧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屋顶主体的下表面设有墙体,墙体的左侧面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板的输出端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入端,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雨水收集机构:设置于屋顶主体的下表面外沿,雨水收集机构与墙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槽形管、弧形条和过滤组件,所述槽形管固定连接于屋顶主体的下表面外沿,该建筑节能屋顶结构,雨水收集量大,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洁净度高,节约了电能,便于进行通风,隔热效果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 张银芳 朱晓丽 张献梅 聂珲 李蕾蕾 陈海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