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8  106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样脱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对道路使用性能、寿命周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材料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基层是整个道路的承重层,起稳定路面的作用。在探究基层试样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常规的实验装置对试样脱模往往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试样成型后试件和模具过重,难以搬运。试样脱模过程中试件易倾倒,存在安全隐患。试样脱模后,搬运方法不当会导致试件颗粒易松散、脱落。不仅大大阻碍了实验进程,而且需要造成更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对无机结合料成型、脱模后,往往在试件的人工搬运过程中,由于试件强度过低、操作失误等因素对试样的质量造成损耗,同时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精确度,甚至会使得测试失败,浪费大量时间,增加实验量。目前市场上还未有供无机结合料试样搬运脱模一体化装置,也未见相关内容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试验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结合料试样脱模装置,达到使用简易方便,减少试验误差的效果,减少试验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精确度。
4.本实用新型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包括:
5.顶板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为中空框型结构,所述顶板的中空形状设置为可供试样穿过但模具无法通过;
6.支撑件,所述顶板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件上;
7.载物台,其顶面为水平面,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两条对称的滑动槽,两条滑动槽呈八字形且向载物台顶面的中心聚拢,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螺栓,所述滑动螺栓设置为可在滑动槽中滑动至目标位置后固定,所述载物台的中心开设有脱模孔;
8.千斤顶,其设置于载物台的下方,所述千斤顶设置为其顶升部可穿过所述脱模孔。
9.优选的是,所述载物台的一侧为斜坡,所述斜坡与载物台顶面的水平面衔接。
10.优选的是,所述顶板组件由直径为50mm的第一顶板、直径为100mm的第二顶板和直径为150mm的第三顶板构成。
11.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杆、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
12.所述第二活动杆同轴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内,所述第二活动杆上由上至下垂直间隔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两处开孔,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活动杆上对应开孔;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部具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通过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一活动杆可
拆卸的固定;
13.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杆穿设于固定杆中,并通过第一定位柱或第二定位柱调节所述第一活动杆相对于固定杆的高度。
1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均螺接有一对螺钉,一对螺钉的连线穿过对应第一顶板、第二顶板或第三顶板的中心;其中,第二顶板、第三顶板的螺钉上均设置有挂钩。
15.优选的是,所述载物台的顶面大小设置为大于模具的底面。
16.优选的是,所述滑动螺栓包括:驱动装置和螺杆,所述螺杆由载物台底面的滑动槽穿过,所述螺杆的螺杆头尺寸大于滑动槽,所述螺杆可在滑动槽中移动,所述螺杆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螺接。
17.优选的是,所述载物台位于滑动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
18.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转动手柄。
19.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不同尺寸的脱模顶板组成可拆卸式结构,省去不必要的步骤,稳定性提高,减少试件质量损失,提高了试验精度。如果需要对其他类型的试件进行脱模,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定位滑动螺栓装置,使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21.操作简单,节省时间,通过伸缩结构、滑动螺栓、脱模顶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快速搬运不同类型、尺寸大小的试件,提高其工作效率。
2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机结合料试样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组件,111第一顶板,112第二顶板,113第三顶板,114螺钉,2滑动螺栓,221转动手柄,222驱动装置,223螺杆,224螺杆头,3脱模孔,4载物台,5千斤顶,6滑动槽,71第二定位柱,72第一定位柱,73第三定位柱,8固定杆,9第一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包括:
31.顶板组件1,其包括至少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为中空框型结构,所述顶板的中空形状设置为可供试样穿过但模具无法通过;
32.支撑件,所述顶板组件1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件上;
33.载物台4,其顶面为水平面,所述载物台4上开设有两条对称的滑动槽6,两条滑动槽6呈八字形且向载物台4顶面的中心聚拢,所述滑动槽6内设置有滑动螺栓2,所述滑动螺栓2设置为可在滑动槽6中滑动至目标位置后固定,以对模具进行限位,所述载物台4的中心开设有脱模孔3;
34.千斤顶5,其设置于载物台4的下方,所述千斤顶5设置为其顶升部可穿过所述脱模孔3。
35.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载物台4的一侧为斜坡,所述斜坡与载物台4顶面的水平面衔接,方便试样从斜坡面推到载物台4上。
36.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顶板组件1由直径为50mm的第一顶板111、直径为100mm的第二顶板112和直径为150mm的第三顶板113构成。也就是说顶板组件1由三种不同直径的顶板组合在一起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直径的试样进行脱模,本实施例中顶板为环形结构适用于圆柱形试样,但不排除顶板为其它形状,以适应不同形状的试样。
37.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杆8、第一活动杆9和第二活动杆;
38.所述第二活动杆同轴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杆9内,所述第二活动杆上由上至下垂直间隔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定位柱72和第二定位柱71,所述第一活动杆9上设置有两处开孔,所述第一定位柱72和第二定位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活动杆9上对应开孔,此结构类似于雨伞的杆件结构,就不在赘述;所述第一活动杆9的顶部具有第三定位柱73,所述第一顶板111/第二顶板112/第三顶板113通过第三定位柱73与所述第一活动杆9可拆卸的固定;
39.所述固定杆8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杆9穿设于固定杆8中,并通过第一定位柱72或第二定位柱71调节所述第一活动杆9相对于固定杆8的高度。
4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安装第三顶板113于第一活动杆9上时,位于最下方的第二定位柱71搁置于固定杆8上,此时第一活动杆9最高,适用于150mm直径的试样,当安装第二顶板112顶板于第一活动杆9上时,此时最下方的第二定位柱71挤压进入第一活动杆9内,所述第一活动杆9向下移动,部分收入固定杆8中,第一定位柱72搁置于固定杆8上,此时第一活动杆9的高度适合100mm直径的试样。
41.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第一顶板111、第二顶板112和第三顶板113上均螺接有一对螺钉114,一对螺钉114的连线穿过对应第一顶板111、第二顶板112或第三顶板113的中心;其中,第二顶板112、第三顶板113的螺钉114上均设置有挂钩。
4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111、第二顶板112和第三顶板113均是圆环形结构,且直径依次变大,可将第一顶板111、第二顶板112和第三顶板113套设在一起,以第三顶板113和第二顶板112为例,第三顶板113的挂钩挂住第二顶板112的螺钉114,再将第二顶板112的螺钉114拧紧,从而实现两者的固定,本技术方案中的结构能将第一顶板111、第二顶
板112和第三顶板113固定为一个整体,方便收纳,节约空间。
43.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载物台4的顶面大小设置为大于模具的底面,保证模具能完全搁置于载物台4的表面。
44.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滑动螺栓2包括:驱动装置222和螺杆223,所述螺杆223由载物台4底面的滑动槽6穿过,所述螺杆223的螺杆头224尺寸大于滑动槽6,所述螺杆223可在滑动槽6中移动,所述螺杆223的上端与驱动装置222螺接。滑动螺栓2需要拧紧时,拧动驱动装置222,是螺杆头224和驱动装置222都与载物台4紧密贴合,实现固定。
45.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载物台4位于滑动槽6的一侧设置有刻度。
46.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驱动装置222上设置有转动手柄221,方便操作。
47.如图1所示,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操作流程:试样为直径尺寸为150mm的圆柱形结构,首先,将滑动螺栓2在滑动槽6中移动在相应的位置,与直径尺寸为150mm的试样相对应,并将滑动螺栓2在该位置固定;
48.2)将试样从载物台4斜坡面推入载物台4上,选择150mm的第一顶板111并做好固定工作,将第一活动杆9调节到对应高度;
49.3)启动千斤顶5,千斤顶5从脱模孔3进入对试件施加推力,试件被匀速抬升,模具被第三顶板113卡住,模具内部的试件继续向上升起,完成试件和模具的分离。同理对于50mm试件和100mm试件的脱模,固定好相应的位置,选择相对应的顶板,启动千斤顶5完成脱模工作。
5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为中空框型结构,所述顶板的中空形状设置为可供试样穿过但模具无法通过;支撑件,所述顶板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件上;载物台,其顶面为水平面,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两条对称的滑动槽,两条滑动槽呈八字形且向载物台顶面的中心聚拢,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螺栓,所述滑动螺栓设置为可在滑动槽中滑动至目标位置后固定,所述载物台的中心开设有脱模孔;千斤顶,其设置于载物台的下方,所述千斤顶设置为其顶升部可穿过所述脱模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的一侧为斜坡,所述斜坡与载物台顶面的水平面衔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组件由直径为50mm的第一顶板、直径为100mm的第二顶板和直径为150mm的第三顶板构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杆、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同轴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活动杆内,所述第二活动杆上由上至下垂直间隔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活动杆上设置有两处开孔,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活动杆上对应开孔;所述第一活动杆的顶部具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第三顶板通过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一活动杆可拆卸的固定;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杆穿设于固定杆中,并通过第一定位柱或第二定位柱调节所述第一活动杆相对于固定杆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上均螺接有一对螺钉,一对螺钉的连线穿过对应第一顶板、第二顶板或第三顶板的中心;其中,第二顶板、第三顶板的螺钉上均设置有挂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的顶面大小设置为大于模具的底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螺栓包括:驱动装置和螺杆,所述螺杆由载物台底面的滑动槽穿过,所述螺杆的螺杆头尺寸大于滑动槽,所述螺杆可在滑动槽中移动,所述螺杆的上端与驱动装置螺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位于滑动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转动手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机结合料试样脱膜装置,包括:顶板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顶板,所述顶板为中空框型结构,所述顶板的中空形状设置为可供试样穿过但模具无法通过;支撑件,所述顶板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支撑件上;载物台,其顶面为水平面,所述载物台上开设有两条对称的滑动槽。本实用新型达到使用简易方便,减少试验误差的效果,减少试验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精确度。提高精确度。提高精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辉 夏卫华 郭东悦 孙无为 吕立锐 周忠旭 于大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6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