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栋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
背景技术:2.连栋温室是温室的一种升级存在,它其实就是一种超级大温室,把原有的独立单间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温室连起来。
3.但是现有的连栋温室的顶部开设有平附式顶部风口,在雨天或者雨季的时候如果平附式顶部风口积水或者风口关闭不及时的话,很容易造成温室内的作物淋雨,对作物造成伤害且不方便工作人员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雨天或者雨季的时候因平附式顶部风口积水或者风口关闭不及时对作物造成伤害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横梁、侧面加强围梁、端副立柱、端面横梁、端面加强围梁、锯齿棚顶和雨槽,所述主立柱固定在四个角,所述端副立柱固定在端面,所述副立柱固定在侧面,所述侧面加强围梁和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副立柱和侧面的所述主立柱上,所述端面加强围梁和所述端面横梁固定在所述端副立柱和端面所述主立柱上,所述主立柱、所述副立柱、所述横梁、所述侧面加强围梁、所述端副立柱、所述端面横梁和所述端面加强围梁形成温室大棚的基础结构,所述锯齿棚顶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的顶部,两两温室大棚的连接处设有所述雨槽。
7.作为优选,所述锯齿棚顶包括第一顶部拱梁、第二顶部拱梁、第一顶部横梁、第二顶部横梁、锯齿立撑和吊杆,所述锯齿立撑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顶部拱梁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侧面的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锯齿立撑的中上部分,所述第二顶部拱梁一端固定在另一个侧面的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锯齿立撑的顶端,所述第一顶部横梁横向固定所述第一顶部拱梁,所述第二顶部横梁横向固定所述第二顶部拱梁,所述吊杆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所述第一顶部拱梁和所述第二顶部拱梁之间用于固定所述锯齿棚顶。
8.作为优选,所述吊杆在所述基础结构、所述第一顶部拱梁和所述第二顶部拱梁之间组成三角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顶部拱梁和所述第二顶部拱梁。
9.作为优选,所述锯齿棚顶还包括卷膜器和卷膜杆,所述卷膜器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部拱梁上,所述卷膜杆安装在所述第一顶部拱梁上与所述卷膜器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卷膜器为电动卷膜器。
11.作为优选,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雨槽相连,另一端通向地面排水槽。
12.作为优选,所述锯齿棚顶的侧面设置有锯齿通风口。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横梁、侧面加强围梁、端副立柱、端面横梁、端面加强围梁、锯齿棚顶和雨槽,主立柱固定在四个角,端副立柱固定在端面,副立柱固定在侧面,侧面加强围梁和横梁固定在副立柱和侧面的主立柱上,端面加强围梁和端面横梁固定在端副立柱和端面主立柱上,主立柱、副立柱、横梁、侧面加强围梁、端副立柱、端面横梁和端面加强围梁形成温室大棚的基础结构,锯齿棚顶固定在基础结构的顶部,两两温室大棚的连接处设有雨槽。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连栋棚的顶部结构改为锯齿棚顶,解决了因传统平附式顶部风口积水或关闭不及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现有技术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附图。
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主立柱;2-端副立柱;3-端面加强围梁;4-副立柱;5-侧面加强围梁;6-锯齿棚顶;61-第一顶部拱梁;62-第二顶部拱梁;63-第一顶部横梁;64-第二顶部横梁;65-吊杆;66-锯齿立撑;7-雨槽;8-卷膜杆;9-卷膜器;10-锯齿通风口;11-端面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对于具有时序流程的方案,这种术语表述方式不必理解为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对于装置结构的方案,这种术语表述方式也不存在对重要程度、位置关系的区分等。
21.此外,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包括主立柱1、副立柱4、横梁、侧面加强围梁5、端副立柱2、端面横梁11、端面加强围梁3、锯齿棚顶6和雨槽7,四个主立
柱1固定在四个角上,主立柱1分布跨度方向每隔8米一根,开间方向每隔4米一根;端副立柱2固定在端面,端副立柱2固定在间隔8米跨方向的主立柱1中间,一般是每跨3-4根方管副立柱;副立柱4固定在侧面,副立柱4固定在4米开间方向的主立柱1中间,一般是每开间1根方管副立柱或者2-3根圆管副立柱;侧面加强围梁5和横梁固定在副立柱4和侧面的主立柱1上,侧面加强围梁5固定在副立柱4的中间位置;端面加强围梁3和端面横梁11固定在端副立柱2和端面主立柱1上,侧面加强围梁5固定在端副立柱2的中间位置;主立柱1、副立柱4、横梁、侧面加强围梁5、端副立柱2、端面横梁11和端面加强围梁3形成温室大棚的基础结构,端面加强围梁3和侧面加强围梁5使的整个温室大棚更好的起到抗风,支撑等作用。锯齿棚顶6固定在基础结构的顶部,两两温室大棚的连接处设有雨槽7,雨槽7固定在横梁上,排水管的一端与雨槽7相连,另一端通向地面排水槽;下雨天,雨水从锯齿棚顶6上流下经雨槽7和排水管排到大棚外面,解决了因传统平附式顶部风口积水或关闭不及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
23.锯齿棚顶6包括第一顶部拱梁61、第二顶部拱梁62、第一顶部横梁63、第二顶部横梁64、锯齿立撑66和吊杆65,锯齿立撑66固定在基础结构的顶部中间位置,第一顶部拱梁61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侧面的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锯齿立撑66的中上部分,第二顶部拱梁62一端固定在另一个侧面的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锯齿立撑66的顶端,第一顶部横梁63横向固定第一顶部拱梁61,第二顶部横梁64横向固定第二顶部拱梁62,吊杆65固定在基础结构、第一顶部拱梁61和第二顶部拱梁62之间用于固定锯齿棚顶6;三个吊杆65在基础结构、第一顶部拱梁61和第二顶部拱梁62之间组成三角形用于支撑第一顶部拱梁61和第二顶部拱梁62。
24.锯齿棚顶6还设有卷膜器9和卷膜杆8,卷膜器9固定在第一顶部拱梁61上,卷膜杆8安装在第一顶部拱梁61上与卷膜器9连接,卷膜器9将塑料膜卷到卷膜干8上进行顶部通风;锯齿棚顶6的侧面设有锯齿通风口10用于通风。锯齿棚顶6的设计既不会在下雨天积水而且也不会因为下雨天顶部锯齿通风口10关闭不及时或者关闭不严造成漏雨,管理方便且可以减轻蔬菜病害,提高作物产量。
25.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26.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显然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横梁、侧面加强围梁、端副立柱、端面横梁、端面加强围梁、锯齿棚顶和雨槽,所述主立柱固定在四个角,所述端副立柱固定在端面,所述副立柱固定在侧面,所述侧面加强围梁和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副立柱和侧面的所述主立柱上,所述端面加强围梁和所述端面横梁固定在所述端副立柱和端面所述主立柱上,所述主立柱、所述副立柱、所述横梁、所述侧面加强围梁、所述端副立柱、所述端面横梁和所述端面加强围梁形成温室大棚的基础结构,所述锯齿棚顶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的顶部,两两温室大棚的连接处设有所述雨槽;所述锯齿棚顶包括第一顶部拱梁、第二顶部拱梁、第一顶部横梁、第二顶部横梁、锯齿立撑和吊杆,所述锯齿立撑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顶部拱梁的一端固定在一个侧面的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锯齿立撑的中上部分,所述第二顶部拱梁一端固定在另一个侧面的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锯齿立撑的顶端,所述第一顶部横梁横向固定所述第一顶部拱梁,所述第二顶部横梁横向固定所述第二顶部拱梁,所述吊杆固定在所述基础结构、所述第一顶部拱梁和所述第二顶部拱梁之间用于固定所述锯齿棚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在所述基础结构、所述第一顶部拱梁和所述第二顶部拱梁之间组成三角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顶部拱梁和所述第二顶部拱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棚顶还设有卷膜器和卷膜杆,所述卷膜器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部拱梁上,所述卷膜杆安装在所述第一顶部拱梁上与所述卷膜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膜器为电动卷膜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雨槽相连,另一端通向地面排水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棚顶的侧面设置有锯齿通风口。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兜水连栋棚结构,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横梁、侧面加强围梁、端副立柱、端面横梁、端面加强围梁、锯齿棚顶和雨槽,主立柱固定在四个角,端副立柱固定在端面,副立柱固定在侧面,侧面加强围梁和横梁固定在副立柱和侧面的主立柱上,端面加强围梁和端面横梁固定在端副立柱和端面主立柱上,主立柱、副立柱、横梁、侧面加强围梁、端副立柱、端面横梁和端面加强围梁形成温室大棚的基础结构,锯齿棚顶固定在基础结构的顶部,两两温室大棚的连接处设有雨槽。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连栋棚的顶部结构改为锯齿棚顶,解决了雨天传统平附式顶部风口积水或关闭不及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部风口积水或关闭不及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部风口积水或关闭不及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润禾万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