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lin2023-04-08  125



1.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多达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这种病变,会损害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聚adp-核糖聚合酶(adrp)活性增加、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积累、二酰甘油-pkc途径激活、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和神经元凋亡等。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是四肢对称性麻木、低热、痛觉减退和针刺样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前者主要通过控制血糖,而后者则是通过缓解疼痛。药物治疗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症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例如,普瑞巴林、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和加巴喷丁被认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症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许多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并不能针对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潜在机制。而且,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缺乏特异性,这些治疗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一种疗效良好且能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机制的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
4.历代中医医家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消渴合并痹证、痿证范畴。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阴损气耗,进而致使气阴两伤、阴阳共虚、脉络瘀阻、筋脉失养、脏腑受损,随后产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中药具有多靶点治疗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由此可见,中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面仍有待研究,市场急需一种疗效确切、工艺精良、药品质量稳定的针对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特别是能够兼顾缓解疼痛症状和切中发病机制的中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6.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8.红花6-9重量份,黄芪20-30重量份,丹参10-15重量份,没药3-6重量份,甘草6-9重量份,陈皮6-9重量份,土鳖虫6-9重量份。
9.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10.红花6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6重
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
1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12.红花6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
1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14.红花6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
1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四,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16.红花6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
17.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五,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18.红花9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
19.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20.红花9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
2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七,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22.红花9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
23.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八,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24.红花9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
25.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九,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
26.红花9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
27.优选地,上述黄芪采用生黄芪,上述没药采用醋没药。
28.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29.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0.一种制备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1)按处方比例称取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加入8-12倍量蒸馏水(即,加入以上六味中药总重量8-12倍量的蒸馏水,优选10倍量的蒸馏水),加热回流1-2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干燥,研磨成细粉;加入8-12倍量乙醇(即,加入以上六味中药总重量8-12倍量的乙醇,优选10倍量的乙醇,其中乙醇可以是60%~80%乙醇,优选60%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干燥,研磨成细粉,得到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的混合物粉末;
32.(2)没药根据2015版药典1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挥发油,提取出的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用胶体磨进行包合,减压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没药挥发油的包合物粉末;
33.(3)步骤(1)和步骤(2)分别获得的粉末不需混合,给药时按处方比例称取即可。
34.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5.一种制备本发明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6.(1)按处方比例称取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倍量蒸馏水,加热回流1.5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水浴挥发,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成细粉;加入10倍量60%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水浴挥发,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成细粉,得到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的混合物粉末;
37.(2)没药根据2015版药典1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挥发油,提取出的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用胶体磨进行包合,减压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没药挥发油的包合物粉末;
38.(3)步骤(1)和步骤(2)分别获得的粉末不需混合,给药时按处方比例称取即可。
39.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或药剂中的用途。
40.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或药剂,所述药物或药剂中包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药剂可以是散剂、丸剂、锭剂、丹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等,本发明所述的各种剂型的药剂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获得。
41.有益效果
42.发明人通过药理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体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显著升高机械痛阈,显著升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显著升高抓力,从而起到改善气虚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43.本发明组合物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网络药理学结果预测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发明人通过药理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4.以下实施例中各原料来源信息如下:
45.红花(批号:2101012)、黄芪(批号:2103012)、丹参(批号:2008013)、没药(批号:2007011)、甘草(批号:2008011)、陈皮(批号:2102011)、土鳖虫(批号:2101011)均购买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草药房。
46.实施例
47.按照以下表1中的处方比例称取各原料来制备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48.表1
[0049][0050]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均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51]
(1)按处方比例称取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倍量蒸馏水,加热回流1.5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水浴挥发,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成细粉;加入10倍量60%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5小时,合并两次滤液,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水浴挥发,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真空干燥箱干燥,研磨成细粉,得到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的混合物粉末;
[0052]
(2)没药根据2015版药典1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挥发油,提取出的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用胶体磨进行包合,减压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没药挥发油的包合物粉末;
[0053]
(3)步骤(1)和步骤(2)分别获得的粉末不需混合,给药时按处方比例称取即可。
[0054]
下面,结合实验具体阐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
[0055]
试验例
[0056]
试验材料
[0057]
1.受试药物
[0058]
给药组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用蒸馏水配制药液。每三天配制一次,配制好的药液4℃冰箱保存。
[0059]
没药包合物溶液的配制:
[0060]
没药生药剂量为3g的组,即实施例1、3、5、7组,取步骤(2)所得的包合物粉末0.072g,加蒸馏水至3ml;
[0061]
没药生药剂量为6g的组,即实施例2、4、6、8组,取步骤(2)所得的包合物粉末0.24g,加蒸馏水至5ml。
[0062]
其它六味中药混合物溶液的配制:
[0063]
实施例1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5.73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64]
实施例2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6.58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65]
实施例3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7.13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66]
实施例4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7.23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67]
实施例5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6.85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68]
实施例6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6.86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69]
实施例7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6.67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70]
实施例8取步骤(1)所得的药物粉末6.42g,加蒸馏水溶解至15ml。
[0071]
灌胃给药时根据每组没药和其它六味中药的生药比例,分别从没药包合物溶液和其它六味中药混合物溶液中按照比例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将二者混合,振荡摇匀。
[0072]
2.试剂
[0073]
水合氯醛,分析纯,批号:2013031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0074]
3.动物
[0075]
c57bl/6j小鼠12只,c57bl/6j-ob/ob小鼠82只,spf级,雄性,8周龄,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9-0008;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spf动物室饲养。
[0076]
4.饲料
[0077]
高脂饲料配方:蔗糖20%,脂肪23.6%,型号xthf45,江苏协同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普通饲料,产品批号1023sh102309820,北京斯贝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078]
5.仪器
[0079]
罗氏accu-chek卓越型血糖仪
[0080]
美国biopac mp150 emg100c肌电放大器生物信号记录系统
[0081]
德国ahlborn almemo ma2490-1a手持式数据采集器
[0082]
美国iitc bw-evf2393 800gr电子von frey测痛仪
[0083]
实验方法
[0084]
1.模型建立
[0085]
小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禁食6小时,动物尾尖取血测快速血糖,空血糖》11.1mmol/l用于试验,依据血糖值进行分组。
[0086]
2.试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0087]
试验分10组,(1)空白组(普料),(2)模型组(高脂),(3)-(10)给药组(高脂),其中(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实施例1)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9.51g/kg),没药(0.53g/kg),(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实施例2)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1.10g/kg),没药(1.06g/kg),(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实施例3)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3.21g/kg),没药(0.53g/kg),(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实施例4)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2.68g/kg),没药(1.06g/kg),(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实施例5)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1.98g/kg),没药(0.53g/kg),(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6(实施例6)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1.45g/kg),没药(1.06g/kg),(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实施例7)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2.89g/kg),没药(0.53g/kg),(10)本发明中药组合物8(实施例8)组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和土鳖虫的混合物(12.33g/kg),没药(1.06g/kg)。
[0088]
灌胃给药10ml/kg体重,每日1次,连续6周,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蒸馏水。
[0089]
3.观察指标
[0090]
空腹血糖(fbg),机械痛阈(mwt),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
[0091]
4.统计学方法
[0092]
实验数据以x
±
s表示,各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93]
试验结果
[0094]
1.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0095]
给药前模型组与各给药组的空腹血糖值均与空白组有极显著差异,提示各组模型成立(p《0.01)。给药6周期间,模型组空腹血糖始终保持与空白组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在实验周期内,模型始终成立(p《0.01)。在给药6周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6、8组可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p《0.05),1、7组可极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7组作用更强。结果见表2。
[0096]
表2.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0097][0098]
注:
*
与空白组比较p《0.05,
**
与空白组比较p《0.01
[0099]
#
与模型组比较p《0.05,
##
与模型组比较p《0.01
[0100]
2.对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0101]
给药6周后,模型组机械痛阈与空白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8个组均可显著升高小鼠机械痛阈(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组作用更强。结果见表3。
[0102]
表3.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0103][0104]
[0105]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
[0106]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0107]
3.对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0108]
给药6周后,模型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与空白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5、7、8组均可极显著升高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组可显著升高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8组作用更强。结果见表4。
[0109]
表4.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机械痛阈的影响
[0110][011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
[0112]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0113]
4.对小鼠抓力的影响
[0114]
给药6周后,模型组抓力与空白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2、6组可显著升高小鼠抓力(p《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组作用更强。结果见表5。
[0115]
表5.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抓力的影响
[0116][0117][0118]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1
[0119]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0120]
5.正交结果分析
[0121]
正交结果见下表6-表8。
[0122]
表6
[0123][0124]
表7
[0125][0126][0127]
表8
[0128][0129]
结果分析
[013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通过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改善机械痛阈,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等起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同时提高小鼠抓力起到改善小鼠气虚证的作用。
[0131]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因素c:f=5.626,p=0.021《0.05,有统计学意义,因素c为影响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本发明的实验结果是小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越高越好,k1(ncv)=32.97,k2(ncv)=27.79,k1》k2,因此取c1;在机械痛阈方面,因素e:f=7.040,p=0.010《0.05,有统计学意义,因素e为影响小鼠机械痛阈的重要因素。本发明的实验结果是小鼠机械痛阈越大越好,k1(mwt)=9.89,k2(mwt)=10.55,k1《k2,因此取e2。对于其他无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优先考虑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这一指标,取数值较大的因素水平。则取a2b2c1d1e2f1g2。即最佳剂量配比是红花9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
[0132]
由此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给药6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6-9重量份,黄芪20-30重量份,丹参10-15重量份,没药3-6重量份,甘草6-9重量份,陈皮6-9重量份,土鳖虫6-9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6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6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9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9重量份,黄芪20重量份,丹参15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9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3重量份,甘草9重量份,陈皮9重量份,土鳖虫6重量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红花9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没药6重量份,甘草6重量份,陈皮6重量份,土鳖虫9重量份。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处方比例称取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加入8-12倍量蒸馏水,加热回流1-2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干燥,研磨成细粉;加入8-12倍量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趁热过滤,滤渣重新提取1-2小时,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所述浓缩液浓缩为浸膏,干燥,研磨成细粉,得到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的混合物粉末;(2)没药根据2015版药典1部附录xd挥发油测定甲法提取挥发油,提取出的挥发油和β-环糊精混合,用胶体磨进行包合,减压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没药挥发油的包合物粉末;(3)步骤(1)和步骤(2)分别获得的粉末不需混合,给药时按处方比例称取即可。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或药剂中的用途。10.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或药剂,所述药物或药剂中包含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红花、黄芪、丹参、没药、甘草、陈皮和土鳖虫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处方比例称取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经水提醇沉得到红花、黄芪、丹参、甘草、陈皮、土鳖虫的混合物粉末;(2)提取没药的挥发油,与β-环糊精混合得到没药挥发油的包合物粉末;(3)步骤(1)和步骤(2)分别获得的粉末不需混合,给药时按处方比例称取即可。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或药剂中的用途。经药理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任钧国 杜阳 张伏芝 雷蕾 周雪忠 刘建勋 孟硕 于清源 李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7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