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9  10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水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当电缆敷设于潮湿环境时,则要求电缆具有防水的功能,即要求有全径向防水阻水的功能,以便阻止水分浸入电缆内部,对电缆造成损害,保证电缆在水下长期稳定运行。防水电缆与普通电缆的区别就在于,普通电缆无法在潮湿或水中使用。同时, 地铁、隧道环境中敷设的电缆,对火灾情况下的安全性能提出了要求,要求电缆在火焰情况下仍能维持一段时间正常供电,以便于逃生和救援。
3.但由于一般防火电缆本身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往往只具有防火性能,无法具备防水性能,因此,急需要一种既不会增加太多生产成本,通过改变电缆的结构,来达到优越的防水防火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水防火电缆,通过结构改进,使得电缆具有优异的防水、防火性能,结构紧凑,成本较低。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防水防火电缆包括设置在内层的线芯组,线芯组外层设有防水绕包层,线芯组与防水绕包层之间填充有绝缘绳;线芯组包括导体和绕包在导体外部的防火层,导体和防火层之间设有支架结构,防水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热层、防火加强层、径向防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绝缘绳分隔成绝缘绳段,绝缘绳段编织成条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
6.优选的,线芯组共有四组,排列组合成方形或者菱形结构,导体采用铜导体,铜导体外设有呈网状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由铜丝构成。
7.进一步,防火层包括双层结构,内层为矿物绝缘防火带,厚度为0.1-0.4mm,外层为紫外光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厚度为1.0-2.5mm。
8.进一步,隔热层由高阻燃无卤矿物包带绕包而成,绕包的厚度为0.4-0.6mm。
9.更进一步,径向防水层由铝塑复合带制成,厚度大于0.2mm的铝塑复合带沿着电缆的圆周方向纵向进行绕包,径向防水层的外部设有聚乙烯粘结内护套。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方案,防水防火电缆包括设置在内层的线芯组,线芯组外层设有防水绕包层,线芯组与防水绕包层之间填充有绝缘绳,防水绕包层形成沿电缆圆周方向的金属屏障,防止水汽入侵,使得整个产品的绝缘防水效果很好;
1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中,线芯组包括导体和绕包在导体外部的防火层,导体和防火层之间设有支架结构,防水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热层、防火加强层、径向防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设有双层防火结构,可以对火势进行有效阻拦和延缓,使得电缆在额
定工作电压下,火焰温度不低于750℃,在供火时间90min内熔断器不断;
13.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布局合理,选用合适的防火材料和完善的结构布局,既满足了电缆防火的需要,又考虑材料选择、结构尺寸、电气性能,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4.4、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材料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绿色环保,具有商业价值,便于推广和利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1导体、2内层防火层、3外层防火层、4绝缘绳、5隔热层、6防火加强层、7径向防水层、8内护套、9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具体参见图1,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防水防火电缆包括设置在内层的线芯组,线芯组外层设有防水绕包层,线芯组与防水绕包层之间填充有绝缘绳4;线芯组包括导体1和绕包在导体外部的防火层,导体和防火层之间设有支架结构,防水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热层5、防火加强层6、径向防水层7、内护套8和外护套9,这里所述的绝缘绳被分隔成绝缘绳段,绝缘绳段编织成条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具体来说绝缘绳采用无机矿物纸绳,条状的一般为双股或者三股绳体绞合而成,球状为单股绳体缠绕而成,球体的直径大小为1-3mm。
20.具体来说,电线电缆燃烧时,防火层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周围空气中的大量热量,降低了电线电缆的温度,生成的水分子,也吸收了电线电缆的大量热量,同时水蒸气也隔绝了氧气;产生的金属氧化物结壳,阻止了氧气与有机物的再一次接触,保证线路在火灾情况下的畅通;电缆在额定工作电压下,火焰温度不低于750℃,在供火时间90min内熔断器不断。
实施例
21.防水防火电缆包括设置在内层的线芯组,线芯组外层设有防水绕包层,线芯组与防水绕包层之间填充有绝缘绳;线芯组包括导体和绕包在导体外部的防火层,导体和防火层之间设有支架结构,防水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热层、防火加强层、径向防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
22.具体来说,线芯组共有四组,排列组合成方形或者菱形结构,导体采用铜导体,采用圆形紧压铜导体,导体结构密实,同样导体截面积下,紧压后导体外径缩小10%左右,从而减小产品外径,便于安装、敷设。铜导体外设有呈网状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由铜丝构成,支架结构加强了导体的保护和承受力,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强韧性。
23.防火层包括双层结构,内层防火层2为矿物绝缘防火带,厚度为0.1-0.4mm,外层防火层3为紫外光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厚度为1.0-2.5mm。紫外光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除具有pvc绝缘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热好、负载能力强、不熔化、耐化学腐蚀,机械强度高。
24.多芯电缆,挤包绝缘后多芯进行成缆,线芯缝隙填充无机矿物纸绳,同时绕包高阻燃无卤矿物包带做为隔热层,绕包厚度0.4~0.6mm。高阻燃无卤矿物包带环保无毒,具有耐高温和防 火性能,隔热性能优良。防火加强层,厚度为2.5mm,材料采用氢氧化铝水合物(或氢氧化镁水合物)与硅酸钠按1:1-3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由于混合物含有大量氢氧化铝水合物(或氢氧化镁水合物),高温时分解产生大量水分形成水务,从而起到降温和防火的作用。挤包加强防火层的同时,出模口后同时重叠绕包两层高阻燃包带,以防防火泥滴落溢出。高温后可形成坚硬的壳,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导热系数0.09w/mk,特别是烧蚀后的内部是均匀的蜂窝状,具有更好的耐火性和隔热性。
25.径向防水层由铝塑复合带制成,厚度大于0.2mm的铝塑复合带沿着电缆的圆周方向纵向进行绕包,铝塑复合带上分布有凸点,所述的凸点为吸水棉,粘附在径向防水层表面,起到进一步的吸水防水作用,径向防水层的外部设有聚乙烯粘结内护套,使整个产品绝缘层在综合防水层保护之下。相比同规格的产品,采用铝塑复合带(厚度≧0.2mm)短路电流比用铜带(≧0.1mm)可以提高 10﹪以上。外护套采用阻燃聚乙烯或者低烟无卤护套料制成,厚度为2-5mm。
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水绕包层形成沿电缆圆周方向的金属屏障,防止水汽入侵,使得整个产品的绝缘防水效果很好;设有双层防火结构,可以对火势进行有效阻拦和延缓,使得电缆在额定工作电压下,火焰温度不低于750℃,在供火时间90min内熔断器不断;结构设计、布局合理,选用合适的防火材料和完善的结构布局,既满足了电缆防火的需要,又考虑材料选择、结构尺寸、电气性能,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防水防火电缆包括设置在内层的线芯组,线芯组外层设有防水绕包层,线芯组与防水绕包层之间填充有绝缘绳;线芯组包括导体和绕包在导体外部的防火层,导体和防火层之间设有支架结构,防水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热层、防火加强层、径向防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绝缘绳分隔成绝缘绳段,绝缘绳段编织成条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线芯组共有四组,排列组合成方形或者菱形结构,导体采用铜导体,铜导体外设有呈网状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由铜丝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防火层包括双层结构,内层为矿物绝缘防火带,厚度为0.1-0.4mm,外层为紫外光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层,厚度为1.0-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隔热层由高阻燃无卤矿物包带绕包而成,绕包的厚度为0.4-0.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径向防水层由铝塑复合带制成,厚度大于0.2mm的铝塑复合带沿着电缆的圆周方向纵向进行绕包,径向防水层的外部设有聚乙烯粘结内护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采用阻燃聚乙烯或者低烟无卤护套料制成,厚度为2-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防火电缆,包括设置在内层的线芯组,线芯组外层设有防水绕包层,线芯组与防水绕包层之间填充有绝缘绳;线芯组包括导体和绕包在导体外部的防火层,导体和防火层之间设有支架结构,防水绕包层由内而外依次为隔热层、防火加强层、径向防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绝缘绳分隔成绝缘绳段,绝缘绳段编织成条状结构或者球状结构。使用时,防水绕包层形成沿电缆圆周方向的金属屏障,防止水汽入侵,使得整个产品的绝缘防水效果很好。同时设有双层防火结构,可以对火势进行有效阻拦和延缓,使得电缆在额定工作电压下,火焰温度不低于750℃,在供火时间90min内熔断器不断。在供火时间90min内熔断器不断。在供火时间90min内熔断器不断。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淼 刘源 吴琼琼 王成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朗达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7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