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挡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9  11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空调挡风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夏季的温度过高,空调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制冷装置,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在使用时,由于其安装位置和应用空间大小的限制,不可避免会对着用户直吹,可能会对用户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3.为了避免空调对用户直吹风,现有的壁挂式空调通常会在其出风口的下方设置一个挡风板。使得在空调工作过程中,出风口送出的气流被挡风板阻挡后,气流方向发生改变,变成沿挡风板所在的平面方向继续流动,并沿挡风板四周分散流出,从而避免空调直吹风对用户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4.装有挡风板的现有空调虽然用户操作起来比较便利,但存在以下缺陷:
5.(1)挡风板与空调出风口的整个宽度相对应,一旦启动挡风功能,即遮挡整个出风口送出的气流,导致无需挡风的区域一起被遮挡,整个房间的制冷制暖速度下降。
6.(2)挡风板通常为塑料板,塑料板上容易积聚冷凝水珠,冷凝水珠容易滑落到地上。
7.(3)挡风板与空调的安装结构复杂,成本高。
8.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终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空调挡风结构,可以减少冷凝水珠滑落到地上,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节空调出风口被遮挡的区域大小,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11.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包括:至少二间隔设置的支架、一撑杆及至少一窗帘,所述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所述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两两之间垂直设置,所述上包板或侧包板设有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之间固设撑杆,所述窗帘的上端可活动地设于撑杆上,每一支架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包于空调的背面上端的边角处,所述延伸板延伸至空调的正面前方,以使窗帘位于空调的正面前方。
12.所述延伸板上固设有一夹持座,所述撑杆下压卡入夹持座。
13.所述窗帘的上端间隔设有多个穿孔,所述撑杆穿设于穿孔。
14.所述撑杆的端部均分别安装有一限位头。
15.所述支架、撑杆均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16.所述窗帘为布。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的结构设计,于使用时,每一支架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包于空调的背面上端的边角处,空调与墙壁之间可以将支架限位固
定住,让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便利;由于窗帘位于空调的正面前方,使得冷凝水珠可以被吸附至窗帘,以减少冷凝水滑落到地上,且由于所述窗帘的上端可活动地设于撑杆上,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拉动窗帘,使得空调的出风口被遮挡的区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节,让无需被遮挡的区域气流仍可以直吹,避免在实现挡风时牺牲制冷制暖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于窗帘折叠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立体图(1);
19.图2为于窗帘折叠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立体图(2);
20.图3为于窗帘展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立体图(1);
21.图4为于窗帘展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立体图(2);
22.图5为于窗帘展开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23.【符号说明】
24.支架1
25.上包板11
ꢀꢀꢀꢀꢀꢀꢀ
侧包板12
ꢀꢀꢀꢀꢀꢀ
背包板13
ꢀꢀꢀꢀ
延伸板14
26.夹持座15
27.撑杆2
28.限位头21
29.窗帘3
30.穿孔31
31.空调4
32.出风口41。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34.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包括:至少二间隔设置的支架1、一撑杆2及至少一窗帘3,所述支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包板11、侧包板12及背包板13,所述上包板11、侧包板12及背包板13两两之间垂直设置,所述上包板11或侧包板12设有一延伸板14,所述延伸板14之间固设撑杆2,所述窗帘3的上端可活动地设于撑杆2上,每一支架1的上包板11、侧包板12及背包板13包于空调4的背面上端的边角处,所述延伸板14延伸至空调4的正面前方,以使窗帘3位于空调4的正面前方;其中,所述背包板13包贴于空调4的背面上,所述侧包板12包贴于空调4的侧面上,所述上包板11包贴于空调4的顶面,为了便于制作,所述支架1、撑杆2可以均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于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数量为二,所述窗帘3的数量为一。
35.其中,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两者的区别在于: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延伸板14设于上包板11;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延伸板14设于侧包板12。
36.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1的结构设计,于使用时,每一支架1的上包板11、侧包板12及背包板13包于空调4的背面上端的边角处,空调4与墙壁之间可以将支架1限位固定
住,让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便利;由于窗帘3位于空调4的正面前方,使得冷凝水珠可以被吸附至窗帘3,以减少冷凝水滑落到地上,且由于所述窗帘3的上端可活动地设于撑杆2上,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拉动窗帘3,让窗帘3逐渐往一侧折叠或者展开,空调4的出风口41被遮挡的区域逐渐变小或者变大,如图1至图4所示,使得空调4的出风口41被遮挡的区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调节,让无需被遮挡的区域气流仍可以直吹,避免在实现挡风时牺牲制冷制暖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37.进一步,为了便于撑杆2的快速安装固定,所述延伸板14上可以固设有一夹持座15,所述撑杆2下压卡入夹持座15。
38.再者,为了进一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便于窗帘3的安装,所述窗帘3的上端可以间隔设有多个穿孔31,所述撑杆2穿设于穿孔31,其中,为了提升窗帘3的吸水性,所述窗帘3可以采用布。
39.进一步,所述撑杆2的端部均可以分别安装有一限位头21,从而利用限位头21的设置,防止撑杆2脱出夹持座15。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间隔设置的支架、一撑杆及至少一窗帘,所述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所述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两两之间垂直设置,所述上包板或侧包板设有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之间固设撑杆,所述窗帘的上端可活动地设于撑杆上,每一支架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包于空调的背面上端的边角处,所述延伸板延伸至空调的正面前方,以使窗帘位于空调的正面前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上固设有一夹持座,所述撑杆下压卡入夹持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的上端间隔设有多个穿孔,所述撑杆穿设于穿孔。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的端部均分别安装有一限位头。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撑杆均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为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挡风结构,包括:至少二间隔设置的支架、一撑杆及至少一窗帘,所述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所述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两两之间垂直设置,所述上包板或侧包板设有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之间固设撑杆,所述窗帘的上端可活动地设于撑杆上,每一支架的上包板、侧包板及背包板包于空调的背面上端的边角处,所述延伸板延伸至空调的正面前方,以使窗帘位于空调的正面前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减少冷凝水珠滑落到地上,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节空调出风口被遮挡的区域大小,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的特点。求的特点。求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俊伟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