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allin2023-04-09  155


1.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公路沥青路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重载车辆的影响,逐渐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能衰减和局部病害,若不及时实施养护,病害程度发展加剧,只能以矫正性养护、按急需养护进行处理,但常规大中修处理方案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养护资金投入,且施工周期较长,交通管制久,严重影响交通通行。
3.根据美国shrp计划的研究成果,美国道路业曾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的跟踪,发现这些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设计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预养护,在随后63~75%的设计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必须要采取大中修养护措施,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这一阶段称之为矫正性养护阶段。若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相对于传统的大中修,适当实施预防性养护不仅能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与路用性能,还能大幅度降低道路养护成本,积极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号召。
4.国内外沥青路面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有雾封层、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和超薄罩面等,封层和表处类技术主要解决抗滑性能不足和轻微病害,且寿命较短一般2-3年,而且对于路面出现较多裂缝或者轻微车辙并不适用。超薄罩面虽然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普通ac-10级配偏细,后期容易产生车辙,而且普通改性沥青路面寿命较短、耐久性不足。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路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经济耐久的沥青路面薄层罩面技术,是当前道路技术开发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5.国内外的道路研究人员基于当前超薄磨耗层的技术缺陷,通过深入研究,提出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310459177.3)公开了一种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作为超薄磨耗层胶结料,解决了压实施工难题(现有的 sbs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 sbs 掺量高,用于结构层(≥ 4cm)难以压实,推广难度大)等问题 ,但是仅有sbs和普通橡胶粉改性剂,无连接物,二者很难做到充分的溶胀,达到最佳的复合改性效果;专利cn104496285a中提到了一种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和一种具有降噪抗滑的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这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连续级配,形成悬浮密实型混合料,这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虽然具有较高的粘结力,但是其内摩阻力较低,且其粘结力易受到温度影响,故其高温稳定性较差。另外,超薄磨耗层混合料与原路面的粘结强度非常重要,如公开号 cn102863182a的中国发明专利,预防性养护用橡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该混合料由橡胶沥青和集料混合而成,由于其与原路面的粘结强度不够,超薄磨耗层在车载及自然环境综合作用下,容易发生混合料剥落病害。
6.高品质改性沥青是超薄磨耗层具有优异路用性能的基础。合理级配的矿质混合料
在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表层的抗磨耗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行车安全。同时,搭配便捷的施工工艺和优质的高黏结性的黏层结构,多角度进行改进,才能全方位的提升超薄磨耗层技术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以提升胶结料路用性能和优化配合比设计的思路出发,提供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经铺筑后,该高胶沥青混合料形成的超薄磨耗面层不仅能解决预防性养护中抗车辙性能差、寿命较短、耐久性不足等问题,且具有良好的抗滑、降噪、抗磨耗以及超长的耐久性的优点,同时可减少“黑色污染”,节能减排,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8.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
9.优选地,所述的高胶沥青可以是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或成品高胶沥青。
10.优选地,所述的a型高胶改性剂是由一定比例的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成分在工厂中通过高温密炼工艺预混而成。
11.a型高胶改性剂中含有大量的胶-沥连接剂、炭黑、紫外抑制剂等成分,能够快速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二次改性,增强胶结料的高温稳定性、耐老化性能和粘结性。使用过程中只需将a型高胶改性剂外掺至拌锅进行干法生产即可得到性能稳定的沥青混合料。
12.优选地,所述的成品高胶沥青由一定比例的sbs、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通过高速剪切发育进行充分改性后,得到的工厂化成品高胶沥青。
13.成品高胶沥青性能更加优异和稳定,可直接用于混合料的生产,性能优于“sbs+a型高胶改性剂”模式,但成本略高,推荐用于钢桥铺装、长大纵坡、道交口、公交站台等重载、渠化交通以及高温、强紫外线等特殊气候路段。
14.所述的高胶沥青pg分级为pg88-34等级,软化点指标大于80℃,60℃动力黏度为80~90万pa

s,针入度比为85~90%。
15.高胶沥青作为一种高黏、高弹、耐疲劳的沥青胶结料,pg分级可达到pg88-34等级,60℃动力黏度远远高于优质sbs改性沥青,能够很好地起到对于集料的黏结作用,使得磨耗层在自然环境和重载的耦合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一个具有超强内部黏结力的整体,在高温、雨水、车载等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高胶沥青针入度残留可达95%以上,具备优良的耐老化、耐疲劳特性。
16.优选地,所述的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级配类型为utca-10骨架密实型级配,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级配具体如下:
utca骨架密实级配是在传统的ac薄层罩面基础上发展变革而形成的一种适合于路面预防性养护热拌沥青混合料新技术,其实质是减小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至9.5mm,通过增加6.7mm筛孔严格细分并控制该混合料4.75-9.5mm粒径的组成和比例,确保混合料粗骨料形成空间骨架,不仅可降低沥青用量,同时配合适当的沥青还可提高utca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裂性能。因此,utca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中低温环境下施工的特性,可用于路面车辙修补、路面铣刨加铺,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消除老路的车辙病害,矫正路面平整度。
17.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中使用的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胶结料为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时,a型高胶改性剂由投料机投入拌缸,石料与a型高胶改性剂先干拌10~15s,喷入160~170℃沥青后湿拌不少于40秒,总体拌合时间不少于50s;(2)当胶结料为成品高胶改性沥青时,混合料的生产方式与常规改性沥青生产方式相同。
1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在16℃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喷洒60~65℃高黏乳化沥青黏层油,洒布量控制在0.8kg~1.0kg/

,形成粘结层;(2)拌和楼按配比拌和得到高胶沥青混合料,将其摊铺在高黏乳化沥青黏结层上,并进行压实,钢轮振动压路机初压1~2遍,轮胎压路机负压5~6遍,钢轮压路机终压1~2遍。最终得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
19.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施工方法,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初压温度不低于16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00℃。
20.本发明提供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利用了“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或高品的“成品高胶沥青”作为沥青胶结料,提高沥青高温等级、抗疲劳特性、耐老化性能,使用寿命可达6-8年以上;采用骨架密实的utca-10级配类型,具有较高的粘聚力和较高的内摩阻角,适当的构造深度,因此使得磨耗层具有更加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性能,显著提高了超薄磨耗层的抗车辙性能;铺筑厚度为2.0~2.5cm,期薄层铺装的特点,加速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减少封闭交通对道路安全和行车的影响;再者,高黏乳化沥青粘层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超薄磨耗层与面层之间的粘结性,增强层间抗剪能力,延长磨耗层使用寿命;此外该超薄磨耗层还具有优良的行车安全舒适性,表面平整度高,抗滑能力强,可显著减少雨天侧滑/水雾;轮胎胶粉的掺入,较传统铺装材料,降低约2-4分贝。
21.本发明提供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也
可以作为新建道路沥青路面磨耗层,或原路面基层整体性好未出现大面积松散的旧路面(提前对原路面超过5mm的纵、横向裂缝以及超过15mm的车辙和坑槽进行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高胶沥青为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所述的a型高胶改性剂是由一定比例的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成分在工厂中通过高温密炼工艺预混而成。
24.a型高胶改性剂能够快速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二次改性,增强胶结料的高温稳定性、耐老化性能和粘结性。
25.原材料准备: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材料准备。所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含sbs改性沥青5.0份,a型高胶改性剂0.5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份,细集料32份,矿粉填料4份,所述矿料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utca-10级配具体如下: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投入a型高胶改性剂,与矿料一同干拌10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60℃的sbs改性沥青,搅拌40s,即得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26.施工方法:1.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在16℃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喷洒60℃高黏乳化沥青黏层油,洒布量控制在0.8kgkg/

,形成粘结层;2.拌和楼按配比拌和得到高胶沥青混合料,将其摊铺在高黏乳化沥青黏结层上,并进行压实,钢轮振动压路机初压1~2遍,轮胎压路机负压5~6遍,钢轮压路机终压1~2遍。混合料出厂温度170℃,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初压温度不低于16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00℃。
27.3.待温度降至 50℃开放交通,最终形成2cm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
28.sbs改性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为:
a型高胶改性剂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为: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取本实施例施工方法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为:
实施例2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高胶沥青为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所述的a型高胶改性剂是由一定比例的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成分在工厂中通过高温密炼工艺预混而成。
29.a型高胶改性剂能够快速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二次改性,增强胶结料的高温稳定性、耐老化性能和粘结性。
30.原材料准备: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材料准备。所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含sbs改性沥青5.5份,a型高胶改性剂0.6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72份,细集料24份,矿粉填料4份,所述矿料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utca-10级配具体如下: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投入a型高胶改性剂,与矿料一同干拌15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65℃的sbs改性沥青,搅拌40s,即得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31.施工方法:
1.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在16℃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喷洒60℃高黏乳化沥青黏层油,洒布量控制在1.0kg/

,形成粘结层;2.拌和楼按配比拌和得到高胶沥青混合料,将其摊铺在高黏乳化沥青黏结层上,并进行压实钢轮振动压路机初压1~2遍,轮胎压路机负压5~6遍,钢轮压路机终压1~2遍。混合料出厂温度170℃,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初压温度不低于16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00℃。
32.3.待温度降至 50℃开放交通,最终形成2.5cm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
33.sbs改性沥青、a型高胶改性剂、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及施工方法中的具体数值的指标与实施1相同。
34.实施例3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高胶沥青为成品高胶沥青,所述成品高胶沥青由一定比例的sbs、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通过高速剪切发育进行充分改性后,得到的工厂化成品高胶沥青。
35.原材料准备: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材料准备。所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含高胶沥青5.2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8份,细集料27份,矿粉填料5份,所述矿料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utca-10级配具体如下: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干拌10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70℃的高胶沥青,搅拌40s,即得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36.施工方法:1.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在16℃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喷洒60℃高黏乳化沥青黏层油,洒布量控制在1.0kg/

,形成粘结层;2.拌和楼按配比拌和得到高胶沥青混合料,将其摊铺在高黏乳化沥青黏结层上,并进行压实,钢轮振动压路机初压1~2遍,轮胎压路机负压5~6遍,钢轮压路机终压1~2遍。。混合料出厂温度170℃,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初压温度不低于16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00℃。
37.3.待温度降至 50℃开放交通,最终形成2.0cm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
38.高胶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为:
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取本实施例施工方法中的具体数值的指标与实施1相同。
39.实施例4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高胶沥青为成品高胶沥青,所述成品高胶沥青由一定比例的sbs、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通过高速剪切发育进行充分改性后,得到的工厂化成品高胶沥青。
40.原材料准备: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材料准备。所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包含高胶沥青5.4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份,细集料31份,矿粉填料5份,所述矿料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utca-10级配具体如下: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干拌10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70℃的高胶沥青,搅拌40s,即得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41.施工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42.高胶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与实施例3相同。
43.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取本实施例施工方法中的具体数值的指标与实施1相同。
44.对比例1
超薄磨耗层,采用sbs(i-d)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孔隙率为4.5%,级配为utca-10。粘结存采用高黏乳化沥青。
45.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材料准备。所述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sbs改性沥青5.4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份,细集料31份,矿粉填料5份,所述矿料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级配具体如下: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干拌10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70℃的高胶沥青,搅拌40s,即得到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46.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摊铺温度为160℃以上,初压温度150℃以上,静压两遍。最终形成2cm的普通超薄磨耗层。
47.sbs改性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为:对比例2超薄磨耗层,采用sbs(i-d)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孔隙率为4%,级配为sma-10。粘结存采用普通乳化沥青。
48.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材料准备。所述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sbs改性沥青6.2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86份,细集料14份,填料10份。
49.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干拌10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70
℃的高胶沥青,搅拌40s,即得到sma-10 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50.sma-10 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摊铺温度为160℃以上,初压温度150℃以上,静压两遍。最终形成2cm的普通超薄磨耗层。
51.sbs改性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与对比例1相同。
52.对比例3超薄磨耗层,采用sbs(i-d)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孔隙率为4%,级配为ac-10。粘结存采用普通乳化沥青。
53.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材料准备。所述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包括sbs改性沥青5.6份,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78份,细集料22份,填料4份。
54.将矿料加热至190℃并保持恒温后,干拌10s,然后向集料混合料中喷入加热至170℃的高胶沥青,搅拌40s,即得到ac-10 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混合料。
55.ac-10 sbs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摊铺温度为160℃以上,初压温度150℃以上,静压两遍。最终形成2cm的普通超薄磨耗层。
56.sbs改性沥青取本实施例原材料准备中具体数值的指标与对比例1相同。
57.实验数据如下:(实施例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对比例部分)
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车辙试验,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动稳定度大小依次为:实施例>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说明utca结构中更高的粗集料尤其是6.7mm筛以上的粗集料掺量使其嵌锁效果好于sma-10结构,证明了utca-10级配抗车辙性能更优异。
58.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残留稳定度均高于规范要求的85.0%,均展现了较好的水稳定性能。实施例1-4的水稳定性能尤其要优于对比例1-3,优异的水稳定性能将会后期大大降低由于水的作用而导致沥青的黏附性降低,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等病害的发生概率,有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粘结强度方面,由于高胶沥青具有较高的粘度,可增大集料与高粘改性沥青的结合性能,增大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超长耐久性能。
59.由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指标,可知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破坏应变大小依次为对比例1>实施例3、4>对比例3>实施例1、2>对比例2,均满足规范要求的2800με,说明都具备较好的低温抗裂性能,虽然实施例的破坏应变略小于对比例1,分析原因可能是utca高胶沥青用量低于sma,但影响很小,说明了高胶改性沥青在低温性能上不弱于sbs改性沥青。
60.试验段现场检测试验结果如下:
可见,基于本发明的高胶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方法形成的高胶超薄磨耗层,各项指标均优于比例中形成的传统超薄磨耗层,且远高于规范要求。集料经过级配设计,使其成合理均匀分布,采用骨架密实级配的方法,使得集料颗粒规则有序的排列,内部组织均匀,产品性能稳定,综合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滑能力。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具备优异的封水能力、平顺程度和粘结强度,能够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架构组织较为完善,施工设备要求不高,实施过程中各类施工设备和人员能够紧凑配合作业,可以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和交通开放速度,实施效果良好。
61.本发明提供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也可以作为新建道路沥青路面磨耗层,或原路面基层整体性好未出现大面积松散的旧路面(提前对原路面超过5mm的纵、横向裂缝以及超过15mm的车辙和坑槽进行处理);其具备优异的路用及使用性能、耐久性与4cm普通改性沥青ac罩面基本一致、造价更低、施工周期更短等优势,是一种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铣刨加铺4cm普通改性沥青ac罩面中修方案的技术,已经不是微表处、精表处或者普通薄层罩面的对比方案。
6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胶沥青可以是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或成品高胶沥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型高胶改性剂是由一定比例的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成分在工厂中通过高温密炼工艺预混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所述的成品高胶沥青由一定比例的sbs、胶-沥连接剂、橡胶粉等改性剂与基质沥青通过高速剪切发育进行充分改性后,得到的工厂化成品高胶沥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胶沥青pg分级为pg88-34等级,软化点指标大于80℃,60℃动力黏度为80~90万pa

s,针入度比为85~9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级配类型为utca-10骨架密实型级配,最大公称粒径9.5mm,增加6.7mm筛孔,其级配具体如下。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当胶结料为sbs/a型高胶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时,a型高胶改性剂由投料机投入拌缸,石料与a型高胶改性剂先干拌10~15s,喷入160~170℃沥青后湿拌不少于40秒,总体拌合时间不少于50s;(2)当胶结料为成品高胶改性沥青时,混合料的生产方式与常规改性沥青生产方式相同。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在16℃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喷洒60~65℃高黏乳化沥青黏层油,洒布量控制在0.8kg~1.0kg/

,形成粘结层;(2)拌和楼按配比拌和得到高胶沥青混合料,将其摊铺在高黏乳化沥青黏结层上,并进行压实,钢轮振动压路机初压1~2遍,轮胎压路机负压5~6遍,钢轮压路机终压1~2遍,得到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料出厂温度170~185℃,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初压温度不低于16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2.0~2.5cm,其包括高黏乳化沥青粘层及设在其上的高胶沥青超薄磨耗层。所述高胶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采用以下用量比的骨架密实成分构成:矿料100份,包括粗集料64~72份,细集料24~32份,矿粉填料3~5份;高胶改性沥青5.0~5.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胶沥青混合料结合对应施工方法形成的高胶超薄磨耗层,优势在于以高品的高胶沥青为沥青胶结料,结合骨架密实的UTCA-10级配类型,显著提高了超薄磨耗层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抗疲劳特性和耐老化性能;高胶沥青中废旧轮胎胶粉的掺入,在提升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和降噪同时,可减少“黑色污染”,节能减排,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 顾兴宇 李大鹏 徐磊 费壮 曹元浩 张少波 马本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道智公路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97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