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正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2.在正畸治疗中,拔牙矫治是一种常规的治疗设计。在矫治过程中,合理分配拔牙间隙以控制前、后牙移动的距离,对于达到理想矫治目标至关重要。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的磨牙控制装置包括南西氏弓(nance弓)、头帽-j钩、前方牵引、颌间牵引等,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但仍存在如控制能力不足、依赖患者配合、前牙易发生唇倾等缺点。近年来,种植微螺钉进行支抗控制在口腔正畸领域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尽管种植微螺钉控制支抗具有患者舒适度高、能绝对控制支抗等诸多优势,但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产生垂直向分力、损伤牙根风险等弊端。
3.因此期待研发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能够在使用便捷、灵活使用多种支抗设计的同时,减少种植微螺钉植入的风险,满足健康矫治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能够更加简便控制上颌磨牙位置,实现不同正畸支抗设计,实现磨牙近中、远中移动,满足多种临床支抗需求,并减少微螺钉植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包括:
6.基托部,所述基托部用于设置在患者硬腭的前部;
7.一对滑杆,所述一对滑杆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托部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患者上颌两侧牙列的腭侧,并与所述牙列的弧相适应,且向远中方向延伸;
8.滑块,每个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一对滑块,所述一对滑块通过弹性件相互连接;
9.带环,所述带环连接于靠近远中方向的所述滑块上,所述带环用于安装在所述患者的磨牙上;
10.固位部,所述固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托部的两侧,所述固位部上设有固位环。
11.可选地,所述基托部包括主体部和支架,所述主体部呈片状,所述主体部的形状与所述患者的腭皱襞相适应,所述支架贯穿所述主体部,所述滑杆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端。
12.可选地,所述滑块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滑杆上。
13.可选地,所述固位部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呈v型,所述连接体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基托部与所述滑杆的连接处,所述固位环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底端。
14.可选地,每对所述滑块还包括一对牵引钩,所述一对牵引钩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滑块上,位于近中侧滑块上的牵引钩向近中向弯折,位于远中侧滑块上的牵引钩向远中向弯折。
15.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链状橡皮圈或镍钛拉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牵引钩上。
16.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且连接于所述一对滑块之间。
17.可选地,所述滑杆的高度位于所述牙列的临床冠中央。
18.可选地,所述固位部与腭黏膜之间的距离为1mm-2mm。
19.可选地,还包括微螺钉,所述微螺钉用于设置在所述患者的上颚中部,所述固位环套设于所述微螺钉上。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有利于更加简便控制上颌磨牙位置,实现不同正畸支抗设计,既可通过基托部支撑被动维持支抗,也可通过固位部与种植微螺钉配合主动实现磨牙近中、远中移动,满足多种临床支抗需求;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减少微螺钉植入数量,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符合健康矫治理念。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2.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24.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25.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26.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27.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基托部;2、固位环;3、滑杆;4、连接体;5、滑块;6、牵引钩; 7、弹性件;8、带环;9、微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
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包括:
33.基托部,基托部用于设置在患者硬腭的前部;
34.一对滑杆,一对滑杆分别连接于基托部的两侧,且位于患者上颌两侧牙列的腭侧,并与牙列的弧相适应,且向远中方向延伸;
35.滑块,每个滑杆上设置有一对滑块,一对滑块通过弹性件相互连接;
36.带环,带环连接于靠近远中方向的滑块上,带环用于安装在患者的磨牙上;
37.固位部,固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托部的两侧,固位部上设有固位环。
38.具体地,本装置有利于更加简便控制上颌磨牙位置,实现不同正畸支抗设计,既可通过基托部支撑被动维持支抗,也可通过固位部与种植微螺钉配合主动实现磨牙近中、远中移动,满足多种临床支抗需求;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减少微螺钉植入数量,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符合健康矫治理念。
39.进一步地,本装置为根据病人牙弓数据数字化个性化设计后,经计算机辅助制造成型。
40.作为可选方案,基托部包括主体部和支架,主体部呈片状,主体部的形状与患者的腭皱襞相适应,支架贯穿主体部,滑杆连接于支架的两端。
41.具体地,主体部为不规则形树脂薄片,紧贴硬腭,其形状与对应腭皱襞相吻合,厚度为1.5mm-2mm;支架为u形,可采用金属材质,且距离腭黏膜1mm-2mm,直径为2mm-3mm,优选2.5mm。
42.作为可选方案,滑块上设有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用于将滑块固定于滑杆上。
43.具体地,本装置中的滑块为可调滑块,其上具有紧固螺钉,用于固定滑块与滑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在非固位状态时,滑块可自由于滑杆上滑动,而拧紧紧固螺钉达到固位状态时,滑块固定于滑杆上。
44.作为可选方案,固位部包括连接体,连接体呈v型,连接体的两端连接于基托部与滑杆的连接处,固位环设置于连接体的底端。
45.具体地,连接体横跨患者的腭部,连接固位环及基托部两侧的远中端、滑杆的近中端,距离腭黏膜1mm-2mm,直径为2mm-3mm,优选2.5mm。
46.作为可选方案,每对滑块还包括一对牵引钩,一对牵引钩分别设置于一对滑块上,位于近中侧滑块上的牵引钩向近中向弯折,位于远中侧滑块上的牵引钩向远中向弯折。
47.具体地,牵引钩位于滑块的腭侧,且弯折长度为2mm-3mm,优选1.5mm。
48.作为可选方案,弹性件包括链状橡皮圈或镍钛拉簧,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牵引钩上。
49.作为可选方案,弹性件包括弹簧,弹簧套设于滑杆上,且连接于一对滑块之间。
50.作为可选方案,滑杆的高度位于牙列的临床冠中央。
51.具体地,滑杆距离牙列1.5mm-2.5mm,优选2mm;滑杆的直径为 0.5mm-1.5mm,优选1mm。
52.作为可选方案,固位部与腭黏膜之间的距离为1mm-2mm。
53.作为可选方案,还包括微螺钉,微螺钉用于设置在患者的上颚中部,固位环套设于微螺钉上。
54.具体地,固位环为环形金属圈,位于腭部中央,且与腭黏膜轻接触,并与连接体相连,直径为2mm-3mm,优选2.5mm。
55.实施例
56.图1为本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57.如图1所示,基托部1包括主体部和支架,主体部为树脂材质,呈不规则的片状且表面形状与患者的腭皱襞相适应,与患者的硬腭前部相贴合,厚度为1.5mm-2mm;支架呈u型,且与患者口内形状相适应,支架贯穿主体部且位于主体部两侧的部分相互对称,距离腭黏膜1mm-2mm,直径 2.5mm;滑杆3连接于支架的两端,位于患者上颌两侧牙列的腭侧且向远中方向延伸,滑杆3高度位于牙列临床冠中央,距离牙列2mm,直径1mm;每个滑杆3上设有两个滑块5,所述滑块5为可调节滑块,其上设有紧固螺钉,滑块5长5mm,宽2mm,高3mm。在非固位状态时,滑块5可自由于滑杆3上滑动,而拧紧紧固螺钉则达到固位状态时,滑块5固定于滑杆3 上;每个滑杆3上的一对滑块上分别设有牵引钩6,位于近中侧滑块5上的牵引钩6向近中向弯折,位于远中侧滑块5上的牵引钩6向远中向弯折,弯折长度1.5mm;带环8设置于靠近远中方向的滑块5上且通过树脂粘结剂固定在患者的第一磨牙的牙冠上;连接体4呈v型,横跨腭部,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架与滑杆3的连接处,距离腭黏膜1mm-2mm,直径2.5mm;固位环2为一环形金属圈,直径2.5mm,设置于连接体4的尖角上,位于患者腭部中央,与腭黏膜轻接触;弹性件7包括弹簧,套设于滑杆3上,且连接于一对滑块5之间;微螺钉9设置在患者的上颚中部,固位环2套设于微螺钉9上。
58.如图2所示,与微螺钉支抗相比,在支抗需求较弱时,可以不植入一颗微螺钉,通过南西氏弓结构被动维持磨牙位置,尽可能地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创伤性操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59.如图3所示,当需要提供较强支抗时,将一枚微螺钉植入于患者上颚的固位环中,将与带环连接的滑块固定于滑杆上,可被动维持磨牙位置。
60.如图4所示,当需要进行磨牙远中移动时,使与带环连接的滑块为非固定模式,并将靠近近中侧的滑块向远中方移动,使一对滑块之间的弹簧受压产生形变,而后将靠近近中侧的滑块固定于滑杆上,依靠弹簧的推力实现第一磨牙远移。
61.如图5所示,当需要进行磨牙近中移动时,弹性件可采用链状橡皮圈或镍钛拉簧。将带环通过树脂粘接剂固定在上颌后牙冠部,调节与带环连接的滑块为非固定模式,并向近中方向移动靠近近中侧的滑块,而后将靠近近中侧的滑块固定于滑杆上,通过链状橡皮圈或镍钛拉簧连接同侧滑块的一对牵引钩之间,通过链状橡皮圈或镍钛拉簧的拉力,进行磨牙近中移动。
62.在两侧磨牙的控制要求不同时,两侧可独立应用不同的正畸方式。
63.本实施例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有利于更加简便控制上颌磨牙位置,实现不同正畸支抗设计,既可通过基托部支撑被动维持支抗,也可与种植微螺钉配合主动实现磨牙近中、远中移动,可满足多种临床支抗需求;装置简单,减少微螺钉植入,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符合“健康矫治”理念。
64.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1.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托部,所述基托部用于设置在患者硬腭的前部;一对滑杆,所述一对滑杆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托部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患者上颌两侧牙列的腭侧,并与所述牙列的弧相适应,且向远中方向延伸;滑块,每个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一对滑块,所述一对滑块通过弹性件相互连接;带环,所述带环连接于靠近远中方向的所述滑块上,所述带环用于安装在所述患者的磨牙上;固位部,所述固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基托部的两侧,所述固位部上设有固位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托部包括主体部和支架,所述主体部呈片状,所述主体部的形状与所述患者的腭皱襞相适应,所述支架贯穿所述主体部,所述滑杆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用于将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滑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部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呈v型,所述连接体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基托部与所述滑杆的连接处,所述固位环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滑块还包括一对牵引钩,所述一对牵引钩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滑块上,位于近中侧滑块上的牵引钩向近中向弯折,位于远中侧滑块上的牵引钩向远中向弯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链状橡皮圈或镍钛拉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牵引钩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且连接于所述一对滑块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高度位于所述牙列的临床冠中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部与腭黏膜之间的距离为1mm-2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螺钉,所述微螺钉用于设置在所述患者的上颚中部,所述固位环套设于所述微螺钉上。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西氏弓正畸磨牙控制装置,包括:基托部,基托部用于设置在患者硬腭的前部;一对滑杆,一对滑杆分别连接于基托部的两侧,且位于患者上颌两侧牙列的腭侧,并与牙列的弧相适应,且向远中方向延伸;滑块,每个滑杆上设置有一对滑块,一对滑块通过弹性件相互连接;带环,带环连接于靠近远中方向的滑块上,带环用于安装在患者的磨牙上;固位部,固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基托部的两侧,固位部上设有固位环。本装置能够更加简便控制上颌磨牙位置,实现多种不同的正畸支抗设计。实现多种不同的正畸支抗设计。实现多种不同的正畸支抗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帆 韩冰 余婷婷 吕汶諠 孙倩男 张凌云 白如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