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脑用数据线。
背景技术: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发明者约翰
·
冯
·
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计算机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数据线来实现对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以及数据传输,而现有的数据线难以在断开接口连接后防止灰尘沾落以及防止水洒溅在数据线的端头内,并且数据线在闲置时接头处因经常弯折容易损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脑用数据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防尘防水和提高使用寿命的电脑用数据线。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用数据线,包括数据线主体,所述数据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所述连接头远离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线,所述连接头远离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
7.为了达到除尘防水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安装槽和放置槽,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一侧的顶部和第二盒体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盒体的内腔设置有放置槽。
8.为了达到防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述数据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头。
9.为了达到兼容性更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插头。
10.为了达到兼容性更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
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插头。
11.为了达到兼容性更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外壳,所述第四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插头。
12.为了达到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述第二盒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13.为了达到对连接块进行卡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电脑用数据线,通过设置数据线主体,在数据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块,防护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壳,第一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头,第一插头设置为usb插头,第一外壳对第一插头进行防护,防护块对第一外壳与数据线主体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防止弯折导致断裂,数据线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设置为三通接头,连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外壳、第三外壳和第四外壳,对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进行防护,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具体采用何种插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为了兼容更多的电子设备,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所采用的插头各不相同,在闲置时可将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放入第一盒体内部的放置槽内,然后盖上第二盒体对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和第四插头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沾落和水洒溅到表面,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线难以在断开接口连接后防止灰尘沾落以及防止水洒溅在数据线的端头内,并且数据线在闲置时接头处因经常弯折容易损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用数据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第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示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数据线主体;2、连接头;3、第一连接线;4、第二连接线;5、第三连接线;6、防护组件;61、第一盒体;62、第二盒体;63、安装槽;64、放置槽;7、防护块;8、第一外壳;9、第一插头;10、第二外壳;11、第二插头;12、第三外壳;13、第三插头;14、第四外壳;15、第四插头;16、第一固定块;17、固定轴;18、转动杆;19、连接块;20、连杆;21、拉环;22、第二固定块;2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用数据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第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电脑用数据
线,包括数据线主体1。
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数据线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连接头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3,连接头2远离第一连接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线4,连接头2远离第二连接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线5,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6。
24.参考图1和图2所示,防护组件6包括第一盒体61、第二盒体62、安装槽63和放置槽64,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盒体61,第一盒体6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盒体62,第一盒体61一侧的顶部和第二盒体62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63,第一盒体61的内腔设置有放置槽64。
25.参考图1和图3所示,数据线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块7,防护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壳8,第一外壳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头9。
26.参考图3所示,第一连接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壳10,第二外壳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插头11。
27.参考图3所示,第二连接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壳12,第三外壳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插头13。
28.参考图3所示,第三连接线5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外壳14,第四外壳1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插头15。
2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数据线主体1,在数据线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块7,防护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壳8,第一外壳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头9,第一插头9设置为usb插头,第一外壳8对第一插头9进行防护,防护块7对第一外壳8与数据线主体1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防止弯折导致断裂,数据线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2,连接头2设置为三通接头,连接头2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外壳10、第三外壳12和第四外壳14,对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进行防护,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具体采用何种插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为了兼容更多的电子设备,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所采用的插头各不相同,在闲置时可将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放入第一盒体61内部的放置槽64内,然后盖上第二盒体62对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沾落和水洒溅到表面。
30.参考图2和图4所示,第二盒体6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7,固定轴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20,连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1。
31.参考图2和图4所示,第一盒体6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2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3。
3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二盒体6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的内部固定有固定轴17,固定轴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与第一盒体61两侧第二固定块22内部的卡槽23进行卡接,从而对第一盒体61和第二盒体62进行固定,通过拉动拉环21,拉环21通过连杆20和连接块19带动转动杆18进行转动,使连接块19从卡槽23内脱离,从而对第一盒体61和第二盒体62进行拆卸。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脑用数据线的工作原理如下:
34.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数据线主体1,在数据线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块7,防护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壳8,第一外壳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头9,第一插头9设置为usb插头,第一外壳8对第一插头9进行防护,防护块7对第一外壳8与数据线主体1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防止弯折导致断裂,数据线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2,连接头2设置为三通接头,连接头2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外壳10、第三外壳12和第四外壳14,对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进行防护,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具体采用何种插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为了兼容更多的电子设备,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所采用的插头各不相同,在闲置时可将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放入第一盒体61内部的放置槽64内,然后盖上第二盒体62对第二插头11、第三插头13和第四插头15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沾落和水洒溅到表面,通过在第二盒体6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的内部固定有固定轴17,固定轴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与第一盒体61两侧第二固定块22内部的卡槽23进行卡接,从而对第一盒体61和第二盒体62进行固定,通过拉动拉环21,拉环21通过连杆20和连接块19带动转动杆18进行转动,使连接块19从卡槽23内脱离,从而对第一盒体61和第二盒体62进行拆卸。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线主体(1),所述数据线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3),所述连接头(2)远离第一连接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线(4),所述连接头(2)远离第二连接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线(5),所述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第一盒体(61)、第二盒体(62)、安装槽(63)和放置槽(64),所述第一连接线(3)、第二连接线(4)和第三连接线(5)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盒体(61),所述第一盒体(6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盒体(62),所述第一盒体(61)一侧的顶部和第二盒体(62)一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63),所述第一盒体(61)的内腔设置有放置槽(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块(7),所述防护块(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壳(8),所述第一外壳(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头(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壳(10),所述第二外壳(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插头(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线(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壳(12),所述第三外壳(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插头(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线(5)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外壳(14),所述第四外壳(1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插头(15)。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6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20),所述连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用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6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用数据线,该电脑用数据线,包括数据线主体,所述数据线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线,所述连接头远离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线,所述连接头远离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盒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用数据线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线难以在断开接口连接后防止灰尘沾落以及防止水洒溅在数据线的端头内,并且数据线在闲置时接头处因经常弯折容易损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的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的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玮帝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7/5